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

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

ID:20094170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_第1页
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_第2页
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_第3页
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高效课堂构建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局效课堂构建策略【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课堂反思;尊重;师生互动【屮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7)03—0044—01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

2、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冇限的教学吋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0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教学目标的把握要准确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订教学冃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冃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

3、教学目标的制订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订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订一些浅层次的耍求,让他们循序渐进。二、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

4、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们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烕的参考资料。所以,教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0标和重难点。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木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三、尊重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认知上

5、,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亲近这位老师,那么,就可以说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乂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美化

6、、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四、师生互动,充分享受和谐快乐课堂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充分享受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如,在教授《快乐的小公鸡》一文时,我就会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探讨。由于学生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

7、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更完整了,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如,在识字课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组词记忆生字,还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等多种方法,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探索的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编辑:郭裕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