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ID:20178520

大小:12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0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1页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2页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3页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4页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学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后的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  )2.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3.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5.意识因其反映的直观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启示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2、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8.个人未必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9.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10.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和超越自身。(  )11.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1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往往包含谬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3.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

3、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①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③同为世界的本原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2016年11月16日1时29分在北京门头沟区发生2.6级地震。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常态体现了()。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4、”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

5、.②④17.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等到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严重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这告诉我们()10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18.荀子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人们()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

6、律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D.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19.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错觉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对象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思维着的精神之所以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因为它可以()①树立目标,制定计划②预测未来

7、,推溯过去③透过现象,发现本质④改造世界,实现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人能把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①人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②人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③意识能够反映本质和规律再概括出现象④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激发人的生理潜能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2.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8、。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3.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④B.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