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ID:35388239

大小:76.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练习题(唯物论、认识论)一、选择题1.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①③B.①@C.②③D.②④2.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

2、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

3、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①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②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③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④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

4、和控制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B.拓展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7.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设计了“按日计罚”制度,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设计“按日计罚”制度的经济学依据是()A.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消除市场调节的缺陷B.良好的市场秩序

5、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A.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B.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1.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不仅带来极端天气灾害,还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水资源安全;同时,全球生态更加脆弱,农业生产风险加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对未来充满信心,发挥意识消除生态危机的能动作用③坚持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④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2月9日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北

6、京等地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中国大部地区开始出现雨雪天气。人工影响天气仅是锦上添花,做不到无中生有。只有具备适宜降雪的天气条件时,才能进行人工增雪。如果晴空万里,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是不可能形成降雪的。这说明()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推动事物的发展③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④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

7、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A.①③B.①®C.②③D.③④11・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前

8、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