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

ID:20250829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1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_第1页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_第2页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_第3页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_第4页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治,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摘要:在主张解构主义的后现代法学看来,法律语言既支撑又阻碍了法律制度的运转;法律语言也制造出一些法律制度的局外人;一个法律制度其实是争夺法律话语权的结果。法治就是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它不是公平、正义、中立的规则之治,而是由掌握法律语言话语权的人所订立的标准。但是后现代法学并不是拒绝法治,它想要做的是唤醒沉醉于法治中的人,让他们认清法律的局限和法治的不足、让他们关注到形式正义之外的实质正义,让他们给予那些局外人、边缘者、弱势群体多一点同情。  关键词:法律语言;法律制度;法治;后现代法学  一、绪论

2、  今日处处谈及法治社会,而何谓法治,却众说纷纭,尚无定论。[1]但至于为何今日之社会需要法治,却有较为充分的见解。现代社会面临利益多元化的冲击和价值衡量的难题,又要求在一定时空内作出理性和可接受的裁判,以此解决社会纠纷、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为此,现代社会才需要一套至上、普遍、中立、稳定、公开的制度去充当裁判的工具,所以法律就理所当然地被作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2]当社会能够依法而治,也就能实现秩序、安定、可预期等目标,而这也就是法治之成果。  法治社会依靠至上、普遍、中立、稳定、公开的法律进行治理,必然使得社会越来越

3、制度化、程序化、形式化。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社会的秩序水平,创造出一个井然有序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形式的机械性或形式的异化,或许会导致实质正义的缺失、荒诞诡异的结果以及冷漠无情的陌生人社会。因为“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训练人们舍弃具体和个体的经验,接受一般规则,舍弃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接受标准化的行为模式的过程”[3],在这种规训的过程中,人类的情感、个性、差异等因素将会被普遍的规则所剪裁和淹没。  强调程序和形式的法治社会之所以会出现掩盖人类本真的原因之一,在于法治社会实际上是依靠形式化的语言进行运作的制度,而形式化的语言却无法充分承载

4、真实的意思内容、无法被社会弱势群体所理解,并且它自身就代表了一种话语霸权。“在后现代法学家看来,法律语言的分类决定和塑造了人们认识法律的方式,任何法律语言和法学话语都必然浸染着意识形态和权力因素,所以传统法学家宣扬的理性的、中立的法律语言是根本不存在的”[4],而依靠这种法律语言运作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社会只是一个神话,并不是所谓的“正义”之治。  二、法律语言——支撑和阻碍现代法律制度的运作  现代法律制度实际上是通过法律文书、法律术语、司法语言等法律语言材料进行运作的程序。一起民事诉讼或者一宗刑事案件,都需要通过法律语言的包装,才能经历

5、立案、调查、举证质证、审判、执行等法律程序[5],法院最后以裁判文书的形式落实法律规则、解决法律纠纷。“韦伯早就指出,现代的法理型统治(大致相当于法治)是通过公文进行的”[6],而公文就是一种形式化的语言形式。可以说,专业化、规范化、格式化的法律语言是使得形式化、程序化的法律制度得以运行的工具。法治社会依靠高度专业化的法律语言,提升法律制度运作的规范化程度、构建普遍与中立的法律程序、提高司法权威和司法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过于专业化的法律语言,必然降低了民众参与法律、理解法律、认可法律的可能性。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政府极力追求司法专业化,

6、可是却造成了形式主义的恶果。“‘当时普通民众,识字者为数甚少,法律规定的诉讼手续多从外国学来,种种名词、术语及形式,只具备普通常识,尚且不能理解,更莫说普通常识都不具备的广大民众’[7],结果往往给民众留下了‘在中国诉讼,无理者固败诉,有理者亦往往败诉的印象’。”[8]时至今日,尽管民众的智识已经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专业化的法律语言,依旧难以知晓其意,导致了纠纷难以通过现代法律进行解决。换言之,依赖法律语言进行运作的现代法律制度,正是因为法律语言的专业化、形式化、格式化等特点,而无法普遍有效地解决民众的具体纠纷。“传统农业经济地区,无论在

7、任何社会,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的‘法律不入之地’。因为一个基于文字化信息处理的现代司法制度从格式上就很难处理一个主要是依赖口耳传递信息的社会中的纠纷,至少是无法有效地运作”。[9]  三、法律语言——制造出法律制度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法治需要建立在一套摘要:在主张解构主义的后现代法学看来,法律语言既支撑又阻碍了法律制度的运转;法律语言也制造出一些法律制度的局外人;一个法律制度其实是争夺法律话语权的结果。法治就是被法律语言所伪装的“神话”,它不是公平、正义、中立的规则之治,而是由掌握法律语言话语权的人所订立的标准。但是后现代法学并

8、不是拒绝法治,它想要做的是唤醒沉醉于法治中的人,让他们认清法律的局限和法治的不足、让他们关注到形式正义之外的实质正义,让他们给予那些局外人、边缘者、弱势群体多一点同情。  关键词:法律语言;法律制度;法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