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

ID:39298163

大小:218.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29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_第1页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_第2页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_第3页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_第4页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信原则——一个被《物权法》伪装的原则主讲人:华东政法大学民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吴一鸣http://blog.sina.com.cn/civillaw物权法系列讲座之一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学生会主办二○○七年六月十四日一、公信原则的前提为什么物权具有对抗效力?有没有不具对抗效力的物权?为什么债权不具有对抗效力?有没有具有对抗效力的债权?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权利具有对抗性?一、公信原则的前提为什么要对物权进行公示?一、公信原则的前提为什么要对物权进行公示?“为了实现物权的可识别性,公示原则发挥了作用。……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就是占有,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式则

2、是不动产登记。”——[德]M·沃尔夫:《物权法》一、公信原则的前提为什么不动产物权要通过登记来公示?为什么动产物权不能通过登记来公示?二、登记是赋权还是确权?二、登记是赋权还是确权?确权所带来的问题:判断难免发生错误有些场合不存在判断的前提二、登记是赋权还是确权?《德国民法典》第1006条有利于占有人的所有权推定(1)为动产占有人的利益,推定其为物的所有人。……(2)为前占有人的利益,推定其在占有存续期间曾经是物的所有人。(3)在间接占有的情况下,这一推定适用于间接占有人。”二、登记是赋权还是确权?《德国民法典》第891条法定推定(1)在土地登记簿上,

3、某项权利被为某人的利益而登记的,推定此人享有该项权利。(2)在土地登记簿上,某项已登记的权利被涂消的,推定该项权利不存在。”二、登记是赋权还是确权?《德国民法典》第892条土地登记簿的公信力(1)为以法律行为取得土地上的某项权利或此种权利上的某项权利的人的利益,土地登记簿的内容视为正确,但对正确性的异议已被登记或不正确性为取得人所知的除外。……”二、登记是赋权还是确权?《物权法》(草案)第五稿第四条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人是该不动产的权利人,动产的占有人是该动产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公信原则什么时候被使用?三、公信原则的内容

4、公信原则什么时候被使用?“正是在权利没有被正确登记的时候,土地登记簿的公信力才开始作用。”——[德]M·沃尔夫:《物权法》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公信原则在什么时候被使用?公信原则对什么人发生作用?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公信原则在什么时候被使用?公信原则对什么人发生作用?适用公信原则的一个条件:支付对价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公信原则在什么时候被使用?公信原则对什么人发生作用?适用公信原则的一个条件:支付对价确定善意的时间点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德国民法典》第892条土地登记簿的公信力……(2)登记为取得权利所必要的,对于取得人的知道,以提出登记申请的时间为准,……《物

5、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土地登记簿公信力的结果是善意取得人取得权利,好像土地登记簿中登记的法律状况就是实际的法律状况一样。善意取得人因此而取得被登记的权利,尽管该权利在实际中不存在。”——[德]M·沃尔夫:《物权法》三、公信原则的内容不动产领域适用善意取

6、得的条件:善意-善意如何确定?三、公信原则的内容不动产领域适用善意取得的条件:善意-善意如何确定?登记簿不能显示错误三、公信原则的内容不动产领域适用善意取得的条件:善意-善意如何确定?登记簿不能显示错误基于交易行为三、公信原则的内容不动产领域适用善意取得的条件:善意-善意如何确定?登记簿不能显示错误基于交易行为完成物权变动三、公信原则的内容不动产领域适用善意取得的条件:善意-善意如何确定?登记簿不能显示错误基于交易行为完成物权变动问题:转让合同是否应当有效?三、公信原则的内容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严厉打击盗

7、窃自行车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2007年2月28日发布)四、“明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应当知道是被盗自行车:(一)在自行车非法交易场所销售、购买的;(二)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销售、购买的;(三)没有依法应当具有的合法票据、证件牌照等证明材料的。三、公信原则的内容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第12条规定:“对不明知是赃车而购买的,结案后予以退还买主。”四、公信原则的价值基础不采公信原则的后果:交易成本的上升买方市场的信心丧失五、两种公信

8、力模式产权登记制度法定公信力文据登记制度事实公信力结论:只有让登记簿具有公信力,才能让登记簿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