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

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

ID:2025496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_第1页
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_第2页
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_第3页
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    一、认识慈善文化的育人意义是高职慈善文化培育的前提    1、慈善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慈善事业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的新内涵。人们通过救助弱者、奉献爱心、保护环境、弘扬公德等慈善行为,以实现自身的生活理念和价值目标。慈善不是富翁们的专利,弱势民众也并非只能充当慈善的受众。慈善是以民间社会捐助为经济基础、以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为发展基础的一项社会事业。慈善的内在价值在于引导人们拓展传统“仁爱”、“利他”的理念,树立精神文明的理念,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价值观。慈善事业是我国

2、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是现代社会共同的“机构品牌”和现代社会公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2、慈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慈善文化是实践的结晶和凝聚,同时对实践又有规定、指导、影响和推动作用,它时刻在唤醒人们的慈善良知,引导人们的慈善行为,促使人们形成一种道德自觉,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深厚的慈善文化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良性运行、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  3、慈善文化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一是心理平衡功能。一个乐于公益事业的人,在他付出劳动时,

3、即使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也可以得到精神愉悦。二是认识导向功能。慈善文化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它被认知主体内化后,能为人们提供从事慈善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三是规范约束功能。慈善文化中“仁爱、利他”等思想观念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善举就将成为多数人的行动。四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功能。慈善活动可以使个人与他人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高职教育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要求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培育慈善文化的着眼点,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弥补自身道德认知

4、的缺陷,纠正道德行为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培育高职慈善文化的保证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速度过快,前期准备不充分,当前高职教师“师范性”的缺失表现非常明显,如职业道德失范、教学机智缺损、教学基本功缺乏等普遍存在,严重削弱了教师群体教书育人“师范”功能的发挥。  1、强化教师个体的示范性是培育慈善文化的首要保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辨是非善恶,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为大学之本意。只有大多数高职教师都在高尚人格、“博学多才”或“高超技能”上体现出“大学教师”的道

5、德追求和科学精神,成为学生的榜样,慈善文化的培育才有可能实现。强化教师个体的师范性,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教育能力和教学艺术,形成良好的教风,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慈善文化培育的重要保证。如若我们的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出博学多才、办事严谨、善待他人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是非、荣辱、义利,善恶面前有众人首肯的价值取向,在生活琐事、家长里短面前表现出高尚的行为态度和精神风貌,那对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慈善和谐的“示范”。这比任何动听的说教、刚性的制度和热闹的活动效果都要好得多。在教师示范作用的影响下,高职学生慈善的意识、利他的观念、帮扶弱者的社会责任

6、感,会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积淀,激励自己修身养性,多行善举,并把这种体现慈善文化的“心理积淀”和“善举”带向社会,发扬光大。  2、建立引导教师参加慈善活动的激励机制,是培养慈善文化的重要保证  在慈善文化的培育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还表现在其直接地积极地参加各类社会慈善活动上。多数教师是比较理解、支持慈善事业的,并已自觉不自觉地卷入校内外的救助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慈善活动,还需要完善的外部激励机制。首先,学校应把慈善文化与教师从业文化结合起来,并纳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范畴;把慈善文化融入学校的考核、评优等激励机制之中,让有善举的教师得到非物质性的社会声望、荣

7、誉以及成就感等精神回报;在职务提拔、职称晋升等学校人事管理制度中体现对善行和道德价值的肯定。其次,学校对教师的慈善行为应有公正的评价。慈善并不是单一的捐款,凡是帮助弱者、不幸者的行为,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慈善之举;善心不分大小,每一种慈善行为都是可贵的,都是值得赞许和鼓励的。第三,学校应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能力和特点,开发每个教师的长处,让学校慈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经费、信息、资源、设施以及其他便利条件,降低教师参与各种慈善活动的成本,使教师愿意慈善,能够慈善,并在慈善活动过程中做出积极的示范性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