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

ID:20274564

大小:32.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8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1页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2页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3页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4页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体大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生理学笔记名词解释1、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2、用阈下刺激刺激单个肌纤维,不能引起收缩;若用阈刺激就可引起收缩。如果再加大刺激强度(即用阈上刺激)肌纤维的收缩幅度并不会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全或无"现象。3、在理论上把刺激作用时间无限长时(一般只需超过1毫秒),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叫做基强度。4、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作用时间,叫做利用时。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就是刚刚引起反应的阈强度。基强度是长时间刺激的阈强度。厂用阈强度的倒数来表示兴奋性。6、以两倍基强度的

2、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作为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这一特定时间成为时值。7、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简称膜电位。8、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的膜电位,称为静息电位。9、在神经的一端进行刺激,膜电位就出现迅速而短暂的变化,这是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或峰电位。10、动作电位包括一个上升相(除极相)和一个下降相(复极相),在峰电位完全恢复到静息水平以前,膜的两侧的跨膜电位还经历一些微小而缓慢的变动,这称为后电位。11、肌肉接受一个短促的刺激,产生一次短促的收缩,称为单收缩。12、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

3、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宽息,而一直维持在缩短状态中。肌肉因这种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强直刺激。13、肌肉在没有负重而又能自由所短的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缩短而张力没有改变,这种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当肌肉在两段被固定或负有不能拉起的重量的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可能缩短,只能产生张力。这种长度没有改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

4、,称为等长收缩。14、前加负荷是指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已处于被拉长状态,也就是说前加负荷是肌肉在一定的初长度情况下进入收缩,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愈大,收缩力量也愈大,但当肌肉初长度增加到某种程度后肌力反而会下降;后加负荷是肌肉开始收缩后才遇到阻力或给予负荷,它不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但能阻碍肌肉收缩时的缩短。 15、肌肉收缩时伴有动作电位产生,用适当方法把伴随肌肉收缩的电位变化,通过电机引导出来,在经放大、记录,所得的图形就称为肌电图。16、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统称为体

5、液。体液的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部,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细胞外液称为组织间液。存在于心血管内的称为血浆。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称为人体内环境。16、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压积。17、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毫升血液。18、在失血不超过全血量的10%的情况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3周至1个月内可以完全恢复,甚至还可稍微超过失血前的水平,此现象称为超量补偿。19、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即为渗透压

6、或渗透吸水力;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7.6个大气压或5776毫米汞柱)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成为等渗溶液,高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成为高渗溶液,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则称为低渗溶液。20、在低渗NaCl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过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这一现象总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21、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红细胞在血流的推动下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发生变形,回到大血管时又恢复原形。红细胞这一特性称为可塑性变形。22、在正常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约为450-550万个,

7、平均500万个;成年女子约为380-460万个。23、血红蛋白中的亚铁在氧分压高时(肺内),易与氧疏松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氧合作用。;在氧分压低时(组织内),与氧很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这种现象称为氧离作用。24、正常人安静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个,平均7000个。25、当外界微生物、细菌、移植物等侵入细胞内时,T细胞受这些抗原信息刺激变成致敏细胞,产生排斥反应,杀死外来的抗原,这种免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26、B细胞在抗原的直接或间接刺激下能大量分裂繁殖并变成浆细胞

8、,浆细胞能合成特异抗体--免疫球蛋白,并把抗体释放到血液中,称这种免疫作用为体液性免疫。27、在训练期间(特别是训练初期)或比赛期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减少,出现暂时性的贫血现象,称为运动性贫血。28、心肌细胞虽有界限,但兴奋波极易彼此之间传播,在活动时有如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