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

ID:20320133

大小:1.5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10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_第1页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_第2页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_第3页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_第4页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_第5页
资源描述:

《曼生十八故事及其图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曼生十八的故事及其图片一石瓢(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曼生为官之余,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偶或淘选古物,以为收藏。一日,忽见一乞丐,行乞于街角,前置一古器,曼生观其器,未曾得见。遂近前捧之细端,见此器形状独特,似瓜非瓜,虽已破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观其底端,竟有“无了邵氏定制瓢器”字样,水不禁大喜过望,遂取纹银二两欲买之。岂料乞丐端其神色,料定此物为宝,乃索银十两,曼生怒,佯欲弃之,乞丐急,终成交。曼生如获至宝,匆匆归之清洗,细端之,果乃一元代所制石瓢,且有瓢柄,曼生乃紫砂玩家,此前未见此器造型,故仿制之心油然而生,以此石器为原形绘制壶盖,壶流以配之,易稿数百,终成壶式,因得以石器

2、而为之,遂起名曰“石瓢”。此壶已成紫砂壶造型经典之中的经典,超越唯美。顾景州曾于1948年同时仿曼生石瓢而制得五把,赠于吴湖帆,江寒汀等浥上画坛名宿。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后经多人改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州石瓢,红华石瓢,淡棠石瓢等。但最终万流归宗,同出一辙,皆出曼生矣。而此类工匠名家仿制石瓢众多,而真正知曼生“不肥而坚,是以永年”之精髓者,古往今来有几人欤?二石瓢提梁(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生爱壶,自然好茶。一日翻读《桐君灵》,以究茶汤之药效,恰有诗人好友钱菽美到访,曼生以新制古瓢煮白石以待之。好友随口曰:石瓢乃曼公最为钟爱之壶型,何不置提梁于此壶,以观其效?曼生心

3、动,致谢好友曰:一语惊醒梦中人,吾又得一新壶矣!石瓢乃曼生壶中经典,曼生一生最爱之,因而选缎泥以塑之,色泽鲜亮,造型大气,曼生爱之心切,意犹未尽,经好友提醒,乃心随石瓢而动,遂取名石瓢壶,依壶绘之,去壶柄,设提梁,几易其稿,得提梁石瓢壶。而期间经历了阅《桐君灵》,好友到访煮白石以待,曼生不禁灵感乍现,妙笔生花,为壶题铭“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之千古绝唱。而石瓢提梁也是曼生十八式中唯一重复的造型,可见曼生爱石瓢之深,紫砂壶中唯有古瓢提梁能之造型相提并论,故两款石瓢均成千古唯美经典。此壶意境最为深远,融通古今,寓意主人热情好客,以致高朋满座,尤以壶身铭文最有文化气息,耐人寻味。

4、其造型风格可谓缜密,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有水流花开,清露未晞之境;如犹春于绿,明月雪时之晴。皆因其匠心高妙,所以真现密隐,所谓天衣无逢,一片化机。三井栏(汲井匪探,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紫砂茗壶乃曼生一生之钟爱,万事万物眼光所及,均可化做茗壶原型。初夏,彭年来访,曼生设席庭院,两人以壶为题,互交心得,彭年问起近昔可有新思?曼生摇头曰:“近日公务繁忙,未曾拾得!”彭年曰:“勿燥!万物皆可成壶!”曼生曰:“但求精!”。庭院之南,恰丫头于井边汲水,栏高水深,丫头取水颇为吃力,腰身弯如彩虹,二人都被其吸引。曼生紧盯井栏与汲水丫头,慢慢地丫头化为一只优美的壶把,井栏化作圆形的壶身

5、。不愧知已,彭年眼望曼生已知其意,随传下人送笔墨,当即在石桌上描绘开来,二人指指点点。不时弃之重来,数遍终成一壶。彭年曰:“此壶命为汲水壶如何?”曼生摇头曰:“此壶天成,唯曰井栏。”二人相视大笑,数日之后,彭年即送来成品,曼生曰:“井栏本天成,吾手偶得之!”此壶寓意,深井有如文山书海,知识有如井水,取之不竭,告诫世人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源,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此壶乃经典壶式,玩壶者必拥此式。同时这款井栏壶也是很多制壶名家所钟爱的造型,以其为摹本,进行井栏壶的制作。此壶的风格高洁古雅,赏玩之如畸人乘真,手把芙蓉。其境界似月出东门,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间清钟。此壶乃

6、几百年来紫砂茗壶之三大经典壶式之一。拥此壶品茶,犹如意品人生。  四匏瓜(饮之吉,匏瓜无匹)清朝官制,部分官员的家眷是不能带在身边的,因而曼生夫妻不能长相厮守。曼生遂以壶寄情,以解相思,无奈终不能创一中意之壶。一日偶读曹植《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只独勤”句得匏瓜,细究之,匏瓜又称瓢葫芦,乃葫芦之变种,更有趣者,古用作男子无妻独处的象征,曼生不禁哑然失笑,此物不正好寄我之思,释我之苦矣。遂遍寻匏瓜数日,日日观摩,终成此一不寻常之壶式,名曰:匏瓜壶。此壶与曼生葫芦壶有异曲同工之妙,设计之新不可多得,成壶本意乃缓解思念之苦,壶身铭文却是以匏壶饮茶最适合,寓吉祥美满之意。若干年后此壶成为

7、清代大收藏家吴大猷的藏品,而吴大猷又是唐云好友吴湖帆的祖辈。既是巧合也是缘份,后来“大风堂”门人山水画家胡若思在苏州看到了这把流落民间的匏瓜壶便给唐云以重金买了回来,从而成为唐云八壶精舍藏壶之一。品此壶之风格曰:疏野。疏野者,疏宕超脱,不拘于物,野性寓于率真,天机见之自然,固非一味粗野荒疏者所可得。把此壶也,陶陶然返璞归真,所谓桃花流水,时时迷路;而深山桂树,往往逢人。当年曼公融情入壶,而今拥者赏之释怀。五周盘(吾爱吾鼎强食强欢)曼生喜好夜读,每每捧卷至深夜,间或倦怠,品茶以缓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