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代杂剧

第五章 明代杂剧

ID:20323806

大小:25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2

第五章 明代杂剧_第1页
第五章 明代杂剧_第2页
第五章 明代杂剧_第3页
第五章 明代杂剧_第4页
第五章 明代杂剧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明代杂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明代杂剧明杂剧成就: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载有523种,可考者349种。明杂剧成就上不能和元杂剧比肩,下不能和明传奇抗衡。但在体式上比之元杂剧,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杂剧发展:可分前期、中后期。前期作家、作品数量虽多,但题材单调,成就甚微,多是宫廷派作家朱权、朱有炖的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明中叶后,杂剧内容和手法都有创新。出现不少社会批判剧、伦理反思剧;体式短小精悍,多南北合套或纯为南杂剧。徐渭最负盛名。第一节明前期宫廷派杂剧1、皇家贵族朱权、朱有炖杂剧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世称宁献王。政治上隐晦一生。其《太和正音谱》是我国第一部戏曲理论专著,对古

2、代戏曲的体制、流派、制曲方法、戏曲声乐理论、北杂剧曲谱,都有相当研究。朱权杂剧:现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和《卓文君私奔相如》两种。前者是神仙道化剧;后者为才子佳人剧。但卓文君新寡私奔,抛弃富贵,卖酒为生,有一定进步意义。朱有炖,号诚斋。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之子,世称周宪王。著杂剧31种,合刊为《诚斋乐府》,包括喜庆剧10种、神仙剧10种、节义剧9种、水浒剧2种,内容价值不大。朱有炖杂剧形式多有独创: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人主唱、全用北曲等惯例。《牡丹园》一本五折二楔子,旦、末、外均唱;《仗义疏财》有李逵与燕青的对唱、齐唱;《神仙会》采用南北合套,末唱北曲,

3、旦唱南曲。朱有炖杂剧语言:质朴本色,深得后人称赏。2、御前侍从贾仲明、杨讷杂剧贾仲明,山东淄川人。天性明敏,博究群书,明成祖御前得意侍从,著杂剧16种,今存5种。代表作《萧淑女情寄菩萨蛮》,曲词绚丽,但生动、自然韵味不足。《录鬼簿续编》:据说出自贾氏之手,它是继元钟嗣成《录鬼簿》之后,记载元明之际杂剧作家作品史料的著作。杨讷,字景贤,蒙古族人,长期居住杭州。著杂剧18种。今存《西游记》,6本24折,根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故事改编,对小说《西游记》有一定影响。第二节明中后期杂剧的转型1、转型期杂剧特点从发展线索看,前期创作紧靠明初,此后几十年沉寂。

4、至弘、嘉间始有转机,万历后佳作迭出,杂剧连贯发展。从创作倾向看,中后期杂剧打破前期题材团圆喜庆、伦理教化、神仙道化的偏狭,思想渐次深化,社会批判剧、伦理反思剧兴盛。从杂剧体式看,中后期多南北合套,或纯是南曲。剧作多称意而写,短小精悍。从艺术成就看,中后期作品有传世之作。2、王九思与康海杂剧①王九思,陕西人,曾任吏部郎中,后遭贬。文学上与康海齐名,都在“前七子”之列。杂剧有《杜甫游春》和《中山狼》。《杜甫游春》借老杜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唱词愤激慷慨,痛快淋漓。但书卷气浓,有案头化倾向。王九思《中山狼》主题与康海《中山狼》相似,形式上首开单折短剧体制。②康

5、海,陕西人,翰林院修撰。常与李梦阳唱和,也是“前七子”成员。因曾拜谒当朝宰相刘瑾而后被革职。杂剧代表作是《中山狼》。康海杂剧《中山狼》取材其师马中锡《中山狼传》,属讽刺世情的寓言剧。抨击人类最卑鄙、可耻的恩将仇报品格,讽刺东郭先生迂腐懦弱、执迷不悟。主题集中,富教育意义。结构紧凑,曲词、宾白豪放、巧妙。康海《中山狼》影响巨大,除王九思的同名剧外,杂剧还有陈与郊《中山狼》、汪廷讷《中山救狼》,传奇有无名氏《中山狼白猿》。第三节   徐渭及其讽世杂剧1、坎坷潦倒的奇才狂人徐渭,字文长,浙江山阴人,多才多艺。“尝自言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四库全书总目提

6、要》)。徐渭杂剧也堪称明代第一。徐渭石刻像徐渭才学奇,身世奇,性格也奇。明人梅国桢与袁宏道书称之为“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袁宏道则称:“予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畸)也哉,悲夫!”(《徐文长传》)2、《四声猿》与《歌代啸》①杂剧《四声猿》,四本短剧:《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清人顾公燮说:“盖猿丧子,

7、啼四声而断肠。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消夏闲记》)王骥德《曲律》称:“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狂鼓史》,敷衍《三国》祢正平“击鼓骂曹”故事。剧情至为简单,就是祢衡在阴间伴阵阵鼓点,历数曹操罪状,从头直骂到尾。表现上却激情喷涌,畅快淋漓,为《四声猿》之冠。《玉禅师》,写南宋临安水月寺僧玉通,不肯参拜新任府尹柳宣教而被柳设计破戒,觉后恼恨而死,魂灵投柳妻腑中转生柳翠,专败柳家门风。后师兄月明和尚来访,柳翠顿悟成佛,与师兄同行西去。剧既写官府与佛门的勾心斗角,相互报复,又写佛徒生理欲望与佛门清规戒律的尖锐冲突。揭露

8、官府、佛门极端虚伪。《雌木兰》,据《木兰辞》改编。塑造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