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杂剧》(贾学亮)

明代杂剧》(贾学亮)

ID:37813570

大小:1.0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31

明代杂剧》(贾学亮)_第1页
明代杂剧》(贾学亮)_第2页
明代杂剧》(贾学亮)_第3页
明代杂剧》(贾学亮)_第4页
明代杂剧》(贾学亮)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代杂剧》(贾学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明代杂剧的流变明代杂剧概况明代戏曲两大部类:杂剧和传奇。但明代杂剧的艺术成就、地位和总体影响既不及蔚为主流的明传奇,也不如元杂剧。据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统计,有姓名可考的作家100多人(前期26人,后期83人)。剧目523种,现存180多种。作家、作品与元代相差无几。明代杂剧选本有:沈泰《盛明杂剧》收60种.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元代34种,明代22种。明·赵琦美编《孤本元明杂剧》144种。明初、前期杂剧不景气,中叶以后发生转型。明代杂剧在承前启后的流变过程中独树一帜,担负着反映时代情绪的历史使命。第一节明初杂剧明初的杂剧创作较为单调,这是因为阶级矛盾缓和,官方实行八股取士制

2、度,理学统治强化,士人的地位和思想都有很大变化,歌功颂德、宣扬封建礼教的倾向加重。统治者对戏曲控制与利用,使杂剧题材狭窄“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七百本赐之。”(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后序》)使宫廷派剧作家应运而生,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总体追求中几乎垄断了杂剧剧坛。宫廷派剧作家有:皇室二朱,明初十六子宫廷派杂剧的主要类型: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明初杂剧在剧本体制的突破、唱词安排的均匀和南北曲合流的尝试等形式层面,都有了一些革新与演变。一、皇室二朱:朱权朱权:朱元璋第17子﹐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世称宁献王。认为戏曲乃盛世之声,太平之象,必然导致其杂剧题材的狭窄。杂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3、以丹丘真人成仙自慰;杂剧《卓文君私奔相如》,由一位皇家子弟写在贞节观念愈演愈烈的明代,具备一定进步意义。语言兼古朴工丽于一体。《太和正音谱》(1398)兼戏曲史论和曲谱为一体。分戏曲体式15种,杂剧12科,收录、品评了金董解元以下、元和明初的杂剧与散曲作家203人。《太和正音谱》的曲谱部分﹐依据北曲12宫调﹐分类列举每种曲牌的句格谱式,共收335支曲牌,是现存最古的北杂剧曲谱。後来明清人的曲谱中北曲部分都是以《太和正音谱》为依据的。皇室二朱:朱有燉朱有燉(1379—1439):号诚斋、锦窠老人、全阳道人,明太祖之孙,袭封周王,谥宪,世称“周宪王”。工词曲,音律谐美,流传内府,中原弦索多

4、用之。李梦阳《汴中元宵绝句》云:“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总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是明代杂剧史上创作较多的作家,今存杂剧31种。另有散曲集《诚斋乐府》、诗文集《诚斋新录》。杂剧有三类题材.较好的有道德剧《香囊怨》、英雄剧《仗义疏财》。语言质朴、音律谐和。杂剧艺术成就:文词本色,音律和谐,注意调剂排场的冷热和歌舞的穿插,便于演出。体制的改革:突破一人主唱的限制(如《仗义疏财》中李逵与燕青有轮番对唱、有二人齐唱)。不纯唱北曲,多用增句,定场不念诗而念词。所有这些都对杂剧的南曲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明初十六子贾仲明,明成祖的御前侍从,深受宠爱。作杂剧16种,今存5种。《

5、萧淑兰》写少女明快的初恋,《升仙梦》状桃、柳二妖被吕洞宾度化成仙。其杂剧文采华丽,南北曲还可以同折对唱。有人认为《录鬼簿续编》也系他作,该书对研究中国戏曲史很有价值。杨讷,字景贤,蒙古族人。也是明成祖的御前侍从。写过杂剧18种,今存2种。《西游记》共6本24出,根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已变为孙悟空,但神性不足;深沙神也改为沙和尚,并首次出现猪八戒形象。多数情节与百回本《西游记》并不一致。徐子方《杂剧史上所谓“明初十六子”辨析》杂剧研究史上,“明初十六子”的提法已逐步为论者沿用,但并未加以明确,容易引起误解。考其源流,最早似出自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今见该书卷上“古

6、今群英乐府格势”,除了“元一百八十七人”外,又有“国朝一十六人”之列,其中包括王子一、刘东生、谷子敬、贾仲明、杨景贤等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杂剧作家,然无“十六子”之称。有之,当自台湾曾永义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明杂剧概论》始,该书对上述十六人径自冠以“明初十六子”之称。在宫廷派杂剧作家之外,这一时期知名的杂剧作家尚有刘东生。刘东生《娇红记》,2本8折。取材于元代宋梅洞的传奇小说《娇红传》。恋爱心曲,情深句丽,为孟称舜《娇红记》传奇的再创作做了铺垫。明初杂剧艺术体制:超越了四折一楔子的通例,打破一人主唱的僵化格局,轮唱合唱,南北曲融入一折,这都为明中叶后杂剧的南曲化奠定了基础。第二

7、节明代中后期杂剧嘉靖前后的杂剧在内容和做法上都有了创新,显示出深刻的思想性和战斗性。这与个性解放思潮和文坛反复古主义相呼应,形成锐意革新的气候。明末的杂剧也不乏警世之作,杂剧的南曲化蔚成风尚,缺点是过于案头化、文人化。从弘治、嘉靖年间开始,以王九思、康海为代表的杂剧创作发生了新的转机,到了万历前后更出现了以徐渭为杰出代表的杂剧创作高潮期,一大批境界不俗的作品脱颖而出。因此,明代中后期的杂剧创作有特色、有成就。明代中后期传奇转型的表现创作倾向: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