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ID:20323978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妊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邹洁宁熊丽王瑞玲(武汉市武昌医院妇产科430063)【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经手术与辅助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EMT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探讨。结果:经过治疗,245例患者中成功受孕的患者79例,治疗后妊娠率为32.2%,其中EMT分期、巧克力囊肿侧别、异位症病灶部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EMT分期、巧克力囊肿侧别、异位症病灶部位均是影响手术与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关键词】EMT;小孕;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2、5-1752(2015)06-0198-02EMT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并且高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1]。临床研究发现,EMT与不孕联系紧密,不孕症在EMT患者中的发病率达到25%-47%,而EMT在不孕症患者中发病率达到35%-61%[2]木文收集了245例EMT伴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影响EMT伴不孕的对妊娠的相关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木院在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来木院诊治的245名患者为样木,己经剔除因男方导致的不孕。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27.6±42.3

3、岁。其中,原发性不孕者116例,年限为3.7±3.9年,继发性不孕129例,不孕年限为3.9±4.0年。其中有96例有流产史,或是使用宫内节育器。研究对象检查结果中发现有有卵巢粘连增大,子宫直肠凹陷痛性结节,骶韧带增粗等内膜异位症征象。1.2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腹腔病变情况采用不通的手术方式:卵巢囊肿剔除术、粘连分解术、输卵管整形术、通液术以及造口术。运用电凝器烧灼盆腔内其他残余异位病灶。辅助非手术治疗:其中46例患者术后不用药,其余患者于术后1-3d均开始进行药物治疗。U服孕三烯酮每次2.5mg或者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3随访

4、随访吋间12-48个月。定期提醒患者进行门诊复查,随后进行随访或者电话随访,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性生活指导。1.4统计方法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描述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1.结果研究对象中卵巢巧克力囊肿113例,即病灶部位直径大于3cm。病灶范围小于3cm的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132例。经过术后随访,245例患者中,成功妊娠者75例,占总病例数的30.61%。由表一提示内异症症状越轻,妊娠率越高,提示越早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越好。表二提示右侧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经过治疗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左侧和双侧。表三提示内异症部位单纯

5、发生在卵巢比仅其他部位或者合并其他部位的妊娠率高。表1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症状分期与治疗后妊娠2.讨论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不正常地出现在身体其他部位吋称子宫内膜异位症(EMT)。EMT导致不孕的发生率非常高,内在因素众说纷纭。有研究表明,微小或轻度的EMT可能主要通过改变腹腔的内环境及激发免疫机制影响生育功能,盆腔解剖及功能改变则是重度EMS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3]。临床上治疗EMT合并不孕不仅仅要使患者摆脱病痛,更重要的是恢复生育能力。临床上通常采用腹腔镜手术加药物辅助治疗,但是预后也不甚乐观。为了探宄EMT并不孕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EM

6、T临床分期、卵巢病变发生的侧别、卵巢内膜异位症发生部位。内异症分期在I-II的治疗后妊娠率达69.2%,症状越轻,治疗效果越佳。与陈学军研究结果一致[4]。重度(III-IV期)EMT患者由于盆腔组织广泛粘连,盆腔正常组织结构改变而引起不孕。与中、重度EMT患者不同,I-II的内异症患者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以及盆腹腔微环境的病变等因素引起的。另外,巧克力囊肿发生在右侧的治疗效果好于发生在左侧以及双侧。发生在右侧的妊娠率达到64.3%。与常兵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结果一致[5]。可能的原因是两侧卵巢的供血情况不一样,右侧的供血更加丰富,有利于术后恢复。EMT发生部位仅在卵

7、巢的治疗后妊娠率为(71.4%),高于仅苏他部位和合并其他部位。综上所述,EMT伴不孕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明显。这需要患者自身提高警惕,也需要医护管理者加大宣传,降低EMT伴不孕对人群的危害。【参考文献】[1】孙海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学及研究进展[」].才智,2012,15:338.[2】冷金花,史精华.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和治疗对策[」].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3:548-551.[3】窦国萍.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研究进展[」].海南医学,2011,01:117-118.[4】陈学军,郑伟,王良等.卵巢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