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ID:20368536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_第1页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_第2页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_第3页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_第4页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  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2、]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  [新课讲授]  [提问]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的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个在概的整个认知。)  [展示图片]南方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  (通过学生的读

3、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1.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学生活动]完成书本P.7活动2,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认识红壤的特征。  [

4、介绍]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地和黑土,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色较红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  [提问]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  [学生回答]气候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

5、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2

6、)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教师]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7、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