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ID:20453000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2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1页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2页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3页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4页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字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喟(kuì)然舞雩(yú)师旅(lǚ)鼓瑟(sè)B、浴乎沂(yí)莫(mù)春比(bǐ)及曾皙(xī)C、千乘(chèng)率(shuái)尔摄(shè)乎饥馑(jǐn)D、侍(shì)坐铿(kēng)尔小相(xiàng)哂(shě)笑[字形]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以俟君子宗庙之事舍瑟而作春服既成B、风乎舞雩喟然叹曰端章辅鼓瑟稀C、因之以饥馑恃坐裕乎沂宗庙会同D、千乘之国冉有无吾以也夫子栖之[词语]3、解释下列词语:①

2、居则曰:②率尔:③因之以饥馑:④知方:⑤方六七十:⑥端章甫:⑦何伤乎:⑧春服既成:⑨异乎三子者之撰:⑩喟然:[虚词、实词]4、辨析下列加黑加横线的词的含义: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以②毋吾以也方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③则何以哉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以俟君子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①吾与点尔如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与②唯求则非邦也与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③遂与外人隔绝④宗庙之事,如会同④往借,不与5、下列句子中加黑加横线的词有什么特殊用法(词类活用)?①端章甫:②鼓瑟希:③风乎舞雩:

3、④可使足民:[文言句式]6、下列句子与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①毋吾以也②不吾知也③则何以哉④求,尔何如?⑤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⑥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⑦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翻译]7、翻译下列语句: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②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③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作家作品思想]8、根据你的了解,请你介绍一下孔丘及其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构建思想】一.[局部思想内容的理解及评价]9、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言志,那

4、些不同,那些相同?孔子是怎样表示态度的?10、写曽皙答话时的动作为什么比较详细?曽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11、曽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二.[整体思想内容的理解]12、读文本,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13、文本行文的中心线索是什么?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三.[同主题拓展]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②,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③而食④之。见⑤其二

5、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注释】①蓧:音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③黍:音shǔ,黄米,黏的小米。④食:音sì,拿东西给人吃。⑤见:音xiàn使••••••拜见

6、⑥大伦:指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14、“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表现了子路什么思想?15、认真阅读该文段,从构建思想的角度,分条写出该文中孔子、子路、荷蓧丈人的思想内容。【形成能力】一.阐释能力训练(一).对重点词语含义的阐释1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中的“师旅”“饥馑”是什么意思?这一语句怎么理解?17、“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中“率尔”怎样理

7、解?(二).对重点语句含意的阐释18、怎样理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一语句。(三).重点细节写作意图的阐释19、“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一细节表现了子路什么样的性格?二.概括能力训练(一)局部内容概括20、子路谈了他的志向后,孔子当时为什么“哂之”呢?(二)一个层面内容概括2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一句话话包含哪几个意思?

8、(三)文本整体内容概括22.从全文看,文中表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三.赏析能力训练(一)结构和写作技法的赏析23、孔子为什么对曽皙的人生理想只是赞同,而不加评价?24、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志向,今天多用写作文的方式,而文中则用的是谈话法。请你立足文本,举两个例子从侧面对孔子谈话艺术作出评价。(二)语言的赏析25、“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