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2-1植物细胞

植物学2-1植物细胞

ID:20481685

大小:7.59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8-10-13

植物学2-1植物细胞_第1页
植物学2-1植物细胞_第2页
植物学2-1植物细胞_第3页
植物学2-1植物细胞_第4页
植物学2-1植物细胞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学2-1植物细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植物细胞与组织第1节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1.0植物细胞1.1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1.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0植物细胞1665年英国人Hook.R用改进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的结构,发现了许多小方格,命名为细胞“cell”。1.0.1细胞的发现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机械部分和支架系统目镜物镜光源折光镜聚光镜滤光片电子束照明系统样品室成像系统真空系统记录系统电子枪聚光镜物镜中间镜投影镜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细胞结构研究简史1.0.2细胞、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cellwall和原生质体protoplas

2、t组成,是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T,于1838年,提出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内容: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分裂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的补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物和生命的认识逐渐趋于完善,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入,已经发现了比细胞更小的结构如:非细胞形态的病毒和枝原体。“非典”元凶冠状病毒HIV病毒1.1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1.细胞大小:植物细胞直径在10-1

3、00μm。种子分生组织cell:5-25μm西瓜瓤cell:1mm棉纤维:75mm鸵鸟卵细胞:20cm2.细胞的形状:形状千差万别:有圆形、长椭圆形、长纺缍形、不规则形等。长纺锤形细胞小的原因:(1)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的制约(2)有利物质的交换(相对表面积大)和转运。细胞大小变化的一般规律:(1)生理活跃的常常小,而代谢活动弱的细胞则往往较大;(2)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水、肥、光、温、化学药剂等。1.1.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___原生质原生质概念: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protoplasm),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1.原生质

4、的组成元素大量元素:CHON(碳氢氧氮)约占全重的90%;少量元素:SPNaCaKClMgFe(硫磷钠钙钾氯镁铁)微量元素:BaSiVMoCoCuMn等.(钡硅矾钼钴铜锰)2.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水和无机物有机物:蛋白质protein核酸nucleicacid脂类lipid糖类saccharide维生素vitamin激素hormone抗生素antibiotic细胞化学基础水:85%无机盐:1.5%蛋白质:10%脂质:2%糖类:0.4%DNA:0.4%RNA:0.7%原生质的胶体性质和新陈代谢原生质的性质:是半透明、不均匀的、具有一定粘度和弹性的亲

5、水胶体;原生质中水溶液是介质,均匀分散其中的大分子颗粒为分散质。溶胶:含水量很多、近于液态的原生质。凝胶:含水量很少,胶粒连接成网状,水溶液分散在胶粒网中,近于固态的原生质。同化作用:生活的原生质从环境中吸收水分、空气以及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作用,合成为构成原生质本身的物质,称为assimilation。异化作用:原生质中的某些物质,不断地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issimilation。新陈代谢:植物体内一系列的同化(合成)与异化(分解)作用总称为metabolism。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胞间隙叶绿体初

6、生纹孔场和胞间连丝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核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过氧化物酶体1.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植物细胞区别植物细胞模式图1.2.1细胞膜1.2.2细胞壁1.2.3细胞核1.2.4细胞质1.2.5细胞器1.2.6后含物1.2.7胞间连丝1.2.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质膜<=>细胞膜包括细胞内膜和细胞外膜细胞外膜——是包围原生质体表面的一层膜,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细胞内膜——是细胞内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称为细胞内膜。细胞外膜和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质膜厚度

7、约为80Å:普通光学镜下,通过染色可以证明它的存在;电子显微镜下,用锇酸固定的样品,可以看到质膜有黑—白—黑三个层次,内外层为电子致密层,均厚约25Å,中间透明层厚约25~35Å.叫单位膜.(1)质膜的分子结构糖蛋白磷脂外在蛋白脂质双分子层内在蛋白外在蛋白1972年,JonSinger和GarthNicolson提出的流体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总结了当时有关膜结构模型及各种研究新技术的成就,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1)单位膜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脂类双分子层的厚度为3.5nm。(2)组成单位膜的蛋白质一

8、般都是球蛋白,镶嵌在表面、内部或贯穿整个膜。(3)组成膜的物质分子排布是不对称的。外侧——含糖蛋白,中间层——穿插功能蛋白,内侧层——含酶蛋白;不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