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

ID:20482325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_第1页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_第2页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_第3页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_第4页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同精神与官德修养刍议长期以来,除了成竹在胸的水墨竹画艺术外,文同诸多闪耀着中华文化光辉的精神品质,不为大众所知。从《文同评传》中可以看出,文同虽然是一个封建官吏,却在其诸多不凡的人生经历中闪耀着光辉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发掘、研究、传承和发展。一、忠君为民、法制利民的理念文同知陵州时,在《奏为乞免陵州井纳柴状》中,有一段话特别令人警醒:臣之所见止为四县百姓有此积久输柴之弊,未尝有人为之言者。臣今既知矣,岂敢缄默?实恐上负委寄,循满而去,尸此禄食,非素心也。文同为官,不是尸位素餐,循满而去;更不是为保一己之官帽,漠然视之而缄默,或畏惧权势,置社会安危、民

2、生疾苦于不顾。其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颗素心。这素心是什么呢?其一是恐上负委寄,其二是为四县百姓。恐上负委寄,表现了他的忠君思想,把忠君和为民结合在一起。既然是忠君与为民的结合,就不能绝对唯上。这不唯上的标准,从文同的事迹来看有两个,一是是否损民害民,二是是否符合公认的法度。关于第一个标准,即文同的为民思想,在他的《送尧夫二章》(尧夫名纯仁,范仲淹之子,文同同年进士)中有进一步的阐释:欲与民为利,先求正所妨。不尔毛安傅,其如体自伤。可见,与民为利,是他为官的宗旨。凡对与民为利有所妨碍的,他就坚决矫正。公元1071年,文同到陵州后,深入山区,见百姓为盐井输柴十分悲苦。而煎盐所用烧

3、柴由陵州四县百姓按户缴纳,则是二三十年前旧时立法规定。文同并不执据反要废除,他以为二三十年前立法时,全州官井只有数处。但到他的任职时已发展到数百井,所要捐的柴已是过去的几百倍,不仅砍伐大量林木,导致山谷童秃,极望如赭。而且无论老幼都要荷负运柴行走数百里崎岖险峻的山路,衣裳穿露,身体尩瘠[1],都无人色,吁嗟之声,充溢远近。(《奏为乞免陵州井纳柴状》)看到这种情况,文同便奏请革除这一弊政,改官办为民办,推向市场。这一废旧法、除苛输的举动,获得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拥护。这一废一兴,鲜明地表现出他所主张的是要利民惠民,而不是伤民损民。关于第二个标准,即维护公认的法度。公元1070年

4、他在京城知太常礼院时,又兼编修《大宗正司条贯》,负责讨论拟定宗室礼法制度的事务。这事涉及王公大臣,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就会遭致不幸。7月,在议几位宗室后嗣袭封爵位的事情上,文同因与陈荐等执据典礼,不予创改,违背了上意,受坐(处分)夺一官,由五品降为六品。其实,他执据典礼,不予创改,很多当朝官员都是赞同的,但都不敢像文同一样对上直言。文同却做到了宁愿官削一职也不让步,他的执据彰显了为人处世的铮铮铁骨。文同以守法利民的理念履仕,能做到既与民为利而正所妨,又执据典礼不唯上,是难能可贵的。二、忧国忧民,勤民谨政的精神文同所怀的与民为利的素心,鞭策着文同每到一处,都把造福社会、惠利

5、百姓放在第一位,真心诚意地为百姓干事。公元1070年,文同被朝廷任命为知太常礼院。在朝廷任职,生活优裕,一家其乐融融。但文同自知官场凶险,并不留恋朝廷,自请到川蜀任职。公元1071年农历3月5日,文同到达陵州(今四川仁寿)任所,所见江边乱山赤如赭,陵阳正在千山头(苏轼《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萧条官宇岩岭上,零落民家坑谷里(文同《送通判喻郎中》),深感此州最为僻陋(文同《陵州谢上任表》)。从优裕的朝官生活,一下降到僻远的山野生活,其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年过半百的文同却甘于寥落,淡定处之,在这片土地上,他辛勤耕耘,收获了显著的政绩。文同在陵州上任后即巡视各县。他在《祭梓潼神文》

6、中宣示了他的执政理念和目标:抚柔良,抑强悍;宣教化,齐咸俗。行二年之政,成一方之善。据载:文同微服私访,得知城中有一伙不法之徒,昼伏夜出,拦路抢劫,致居民日暮即闭门不敢出。文同调查清楚后,即捉拿归案,严加惩处。接着,又顺藤摸瓜,探知西山深处有强盗窝点,便一举捣毁,全部捉拿归案。从此,百姓夜敢出门,生活安定。在陵州所辖的贵平县,有几名男子自称真神,诱骗老百姓放弃农事,奔走集会,祭拜鬼神,以此骗取钱财。文同得知后,擒其首犯,严刑拷问,使真神原形毕露;并处以刑律,没收其骗取的钱财归公。既制止了猖獗一时的迷信活动,教育了群众,又保护了老百姓的利益,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秩序。上文涉及的

7、废旧法,除苛输;还有允许自办卓筒井,国家课以赋税,抑制豪强;调派军力,以防浮浪逃犯暴乱;改陵州为监,使国家监营盐业,都是文同在陵州任上的政绩。正因为他忧国忧民,勤民谨政,在陵州政绩突出,受到成都府路重视,成都府路派张郎中和张度支巡视后,专为他向朝廷请功恢复原五品官职。文同在守汉中时,其政绩也颇丰,受到朝廷的肯定和赞扬,被授予度支员外郎,仍加轻车都尉官衔。文同视察汉中地理形势后,深谙汉中是战略要地,但已城墙毁陷,厢军病孱居半。他便奏请朝廷修垒雉堞,增屯营伍,定众志,安固基本,以防临时万一。(文同《奏为乞修兴元府城及添兵状》)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