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

ID:20522542

大小:152.1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2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_第1页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_第2页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_第3页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_第4页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酵型含乳饮料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软饮料工艺学》结课论文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姓名:王芳班级:食丁(2)班学号:2011511104指导老师:单春会2014年4月10日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制备工艺研宄王芳(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市,832000)摘要:本文主要对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和关键的控制点等做出一个阐述,同时通过现在市而上的一些实例及前人已研宂出的发酵型含乳饮料的新产品应用进行学习和讨论。从而总结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控制点,对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发展方向作出说明及对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关键词:发酵、含乳饮料、工艺流程、发展前景1.含乳饮料定义含乳饮料是以鲜

2、乳或乳粉、植物蛋白乳(粉)、果菜汁或糖类为原料,有或没有食品添加剂与辅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培养发酵、稀释而制成的活性或非活性饮料,其种类可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三种。配制型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粉为原料,加入水、糖、酸味剂等调制而成,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的称为乳饮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的称为乳酸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等有益菌培养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如乳酸菌乳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

3、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发酵型含乳饮料还可称为酸乳(奶)饮料、酸乳(奶)饮品[1]。发酵型含乳饮料与乳酸菌饮料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前者要求菌种为乳酸菌等有益菌,后者要求必须是乳酸菌;二是前者蛋白质含量应21.0g/100g,而后者的蛋白质含量成该>0.7g/100g。2.含乳饮料的发展现状国内外主耍含乳饮料国内的含乳饮料主耍为配制型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广东的“乐百氏奶”、杭州的“娃哈哈果奶”、光明的“心爽”、伊利的优酸乳、蒙中的“心情”酸甜爽、三元的“乳酸饮”奶饮料等。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上调配型含乳饮料并不是很多,通常是牛乳与纯果汁的混合物。

4、国内发酵型含乳饮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典型的产品有:“益乐宝”、“美乐多”、“太子奶”等,但在整个乳制品市场的比例仅为0.1%。而发酵型含乳饮料在国外市场上出现很早,发展很快,在欧洲和円本,未杀菌型的乳酸菌饮料在整个乳制品市场比例达到了80%,北美为30%。通过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在含乳饮料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就看企业能不能进一步创新,研制出更健康、添加剂使用量更少、对人体有益生作用的、更符合大众的含乳饮料产品。1.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工艺研究3.1工艺流程设计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和国家颁布的国家标准,选用合理的工艺路线,结合具体条件,优先采用机械化、连续

5、化生产线。据此,确定具体工艺流程图(如下图)。这种工艺生产的酸奶风味浓郁,具有适中粘稠度、细腻滑爽,通过乳酸菌发酵的高品质酸奶饮品,生产原料采用高品质的无抗鲜奶或无抗全脂奶粉,通过收奶系统、混料系统、巴式杀菌单元、菌种单元、发酵单元、调配单元、杀菌单元、灌装单元以及CIP单元加工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再加一条生产线,将果粒或者一些功能性成分加入酸奶,形成具有特殊功效和不同风味的含乳饮品。基于无论是酸奶还是乳饮料的很多工艺流程都奋相似之处,故在这里以酸奶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控制点进行阐述。如果是其它果味或功能成分发酵型含乳乳饮料则需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对水

6、果或功能性成分提取与预处理后,再联系以下流程进行改造后,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具有针对性的发酵型含乳饮料的工艺流程和配方。工艺流程如下图:稳定RIP3.2确定菌种配比、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生产乳酸菌饮料一般选择能大量产酸的菌种,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由于所选菌种的最佳培养温度都是40-45°C,所以只需研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的影响。据前人大量实验证明,接种量过人,发酵时间过长,可迅速改变乳的酸度,引起酪蛋白迅速凝固,造成产品均匀度下降,有大量乳清析出,组织状态不好;反之,接种量过小,发酵时间过短,酸度低且凝固性不好。发酵型乳酸菌饮料发酵最优工艺为:菌种1:1,

7、接种量4%,发酵时间5h。3.3筛选出稳定剂与乳化剂的最佳配比乳酸菌饮料呈酸性,酪蛋白倾向于凝聚沉淀,易使饮料出现分层现象,为此,除用均质机外,还添加了稳定剂以形成保护性胶体溶液,防止沉淀形成。乳化剂能使乳脂肪较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因为乳化剂的分子兵有特殊的结构,一部分是亲油基,另一部分是亲水基,这两个基团存在于一个结构中,使乳化剂具有减弱油、水两相互相排斥的作用。在发酵乳饮料的脂肪、水两相的界面上乳化剂分子的亲油基伸向脂肪,亲水基伸向水相,使脂肪在水相屮均匀地分散,形成稳定的乳化液,从而提高了发酵乳饮料的稳定性。发酵型乳酸菌饮料最佳稳定乳化剂

8、复配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