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课堂出“乱”

别怕课堂出“乱”

ID:20631832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4

别怕课堂出“乱”_第1页
别怕课堂出“乱”_第2页
别怕课堂出“乱”_第3页
别怕课堂出“乱”_第4页
资源描述:

《别怕课堂出“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别怕学生添“乱”三合小学:黄艳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教研活动,我交流的题目是《别怕学生添“乱”》。在中国教育报上我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位美国教授到中国参加学术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我国的教师就精心的准备了几堂优质课,这几堂优质课都曾荣获国家级奖。这个教授听了后,先是表扬了一番,然后又向上课的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教授说:“我很惊讶,你们为什么总能按计划完成内容呢?”老师很自信的回答:“我们课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你们能预设课堂中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喏?”老师们一时语塞,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过了几秒钟这位教授说:“你们的学生比我们国家的学生听话,字也写

2、得比其他国家的孩子写的字好,考试也总能拿高分,可创造性方面并不乐观!”教授这番话应该引起我们教师深思。回想一下我们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我们把课讲得越顺利,就感觉越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学生不打乱老师的思路,就是好学生。这样的评价是否有问题,我们需要循规蹈矩的学生呢,还是需要创造性的人才?一堂天衣无缝的课难道就是成功?加拿大教育家安尼福来斯曾说:你们的教室将很少有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觉到新的成功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那么,我们又当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呢?那就别怕学生给你的课堂添“乱”!首先,我们得对学生给课堂添“乱”4

3、有一个新认识。没有哪一位教师能够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字一句的照搬下来。课堂中不能预见的问题是必然存在的,因为教材是死的,人的思维是活的,真正活动起来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是不拘一格的,它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思维火花。我在上《宇宙生命之谜》这课时就有深切的体会,书中明确的指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一个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在零下50ºC至零上150ºC之间。上到这里时,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提出了我预料之外的问题:“老师,南极的气温是一般在多少度?”“在零下170度左右”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了他的问题。“那企鹅为什么就能在那里生存呢?不是说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是在零下50ºC至零上150ºC之

4、间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开了锅,一阵讨论后,又有孩子提出:“世间万物,无奇不有。地球生物所需的条件,也许外星人根本就不在乎……”一个接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些本就是未解之谜,我们谁又敢否定这些孩子们的想法呢?爱因思坦不就提出过其他科学家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最终不也得到了证实?我国古代教育家也曾作过精辟的阐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子,善于思考,大胆地探索问题,不盲从“老师说的”或“书上写的”。如果我当时否定了他们的想法,强硬叫他们就记住课本的内容,阻止思考其它的话。那么将来这些孩子的大脑就会如同价值5

5、元钱的一张光碟。其次,请允许学生添“乱”。我们不难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爱抢先发言,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很活跃;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嘴巴就不容易张了,因为他们怕出错,怕给老师添“乱”4从而一天天的已经习惯了接受灌输,停止思维了。如果用一道光来比喻孩子们的思维,那么,在他成长的过程,规规矩矩的课堂就会成为这道光的阻碍墙。去年我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老师正成功的总结《将相和》一文:“将相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光彩不灭的佳话,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忍辱退让,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时一个小女孩急切的声音打断老师的话,她撅起一张可爱的小嘴说:“蔺相如可以不用退让,可以想想别的办法,例如:约廉颇谈谈,或

6、者写封信,反正不用那么窝囊。”“窝囊”一词虽然用得不恰当,但她想出了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问题,老师没有批评她的用词不当,而是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这位老师不正是在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吗?设想:如果老师就抓住“窝囊”一词大做文章的话,这个学生还会乐于去思考吗?杨振宁先生对中国的留学生考试后做研究工作时不安、着急的情况作出这样的分析:他们会焦虑不安,主要是因为现在需要走的路与他过去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来的路让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所以,我们要理解学生在求异思维中,即使有错,但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此外,我们还得保护学生在课堂添“乱”的行为。课堂许多的情境

7、都是动态生成的,有许多情况是在教师预料之外的,面对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时,常常会让教师不知如何回答,陷入尴尬境地。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用不满的语言或眼神刺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用灵活的点评语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让他们能大胆的去思考问题。记得看过的《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片段,印象最深的是课文上完后,老师问学生:“4大战结束后,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么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