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

ID:20653872

大小:10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4

论语十则教案_第1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2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3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4页
论语十则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能读会写“愠、罔、殆、矣、诲、弘、凋、恕”等字词。⑵ 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词语。⑶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2、能力目标 ⑴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⑵培养文言注释能力。3、德育目标:⑴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⑵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评点《论语》十则内容。【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

2、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多媒体显示孔府、孔庙、孔林)那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曲阜是孔子的家乡,

3、人们尊称他为“圣人”“先师”)(多媒体显示孔子像)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二、关于孔子和《论语》资料助读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是“仁”,他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圣人”。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

4、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主张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图片)2、《论语》: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10其体式归纳起来有:有语录体(也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5、据。语录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三、解决生字1、论(lún)语2、不亦说(yuè)乎3、人不知而不愠(yùn)4、三省(xǐng)吾身

6、5、传(chuán)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wăng)7、思而不学则殆(dài)8、诲(huì)女(rǔ)知之乎9、是知(Zhì)也10、弘毅(yì)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12、其恕(shù)乎四、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划出停顿,并给难读的字词注音。(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

7、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全班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体味五千年前圣哲的教诲。3、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固

8、定句式:“不亦……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