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

ID:20704819

大小:480.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0-15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_第1页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_第2页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_第3页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_第4页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除颤技术_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脏电复律和双相波除颤技术CardioversionandRectilinearBiphasicWaveform卫生部北京医院急诊科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张新超内容心脏电除颤(复律)-意义心脏电除颤(复律)-原理不同波形除颤的特征双相波的进展其他心脏电除颤(复律)1947年,Beck等首次在临床上用交流电电击开胸后的心脏而使心室颤动终止。1952年,Zoll教授成功装置交流电胸外除颤器并应用于临床。1962年,Lown等证明直流电比交流电更为安全和有效。--直流电除颤器广泛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生命!尽早快速除颤-生存链中最关键的一环室

2、颤是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致死性心律失常,在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除颤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心脏电除颤(复律)--原理应用高能脉冲电流使心肌在瞬间同时除极,然后同时复极;由于窦房结兴奋点最高,它首先发放激动,从而中断折返激动和抑制异位兴奋灶,使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能量=电流x电压x时间(焦耳)(安培)(伏)(秒)电流=电压/阻抗除颤仪(复律)-工作原理高压电容机内阻抗人体阻抗将除颤仪的高压电容器充电至选定的能

3、量.在同时按住放电开关的瞬间,将储存在高压电容器的能量,通过机内阻抗和人体胸廓放电,产生足够的电流,达到除颤功能.除颤仪(复律)-工作原理高压电容机内阻抗人体阻抗选择的能量越高,高压电容器充电电压越高,流经人体胸廓的电流就越大.各体的阻抗是不相同的,阻抗越大,要求的电压就越高,选择的能量也越高.除颤电流指标均值电流(AverageCurrent)--电击全过程的流经人体的电流的平均值成功除颤的决定因素峰值电流(PeakCurrent)--电击全过程的流经人体的最大电流峰值电流容易引发心肌损伤、功能紊乱除颤域值(DefibrilationThresh

4、old)DFT的概念在ICD领域被良好认知要成功使心脏除颤,必须超出心脏的除颤域值个体的除颤域值有所不同,基于心脏的病理状况和代谢状态事实上,所有除颤仪都能逐渐增加能量超出除颤域值。FailuretoExceedDFT=FailuretoDefibrilate阻抗(Impedance)经胸阻抗决定电流的大小。如果经胸阻抗过大,则不能产生足够的电流除颤。成人平均经胸电阻抗为70-80欧姆。影响阻抗的因素皮肤状况—干燥或潮湿、毛发电极片大小—电极片越大,阻抗越小电极片与皮肤结合—结合不牢,阻抗增加先前除颤的次数—连续除颤会降低阻抗除颤技术要求:“Def

5、ibrillationdependsonthesuccessfulselectionofenergytogeneratesufficientcurrentflowthroughtheheart(trans-myocardialcurrent)toachievedefibrillationwhileatthesametimecausingminimalinjurytotheheart.”所谓除颤就是选择有效的能量,产生足够的流过心脏的电流,从而达到去除心脏纤颤的目的;同时对心脏组织产生最小的损害。AmericanHeartAssociation.Ci

6、rculation.2000:1029(supplI):I-90-I-94.不同除颤技术的特征单相正弦波双相锯齿波双相方波第一代除颤技术–MDSMONOPHASICDAMPEDSINEWAVEFORM单相衰减正弦波MDS--特征放电电流是单相.机内阻抗固定不变.峰值电流大.平均电流不足MDS--缺陷对高阻抗病人的除颤效果不明显.容易引发除颤后心肌损伤、功能紊乱容易烧伤病人.第二代除颤技术--BTEBIPHASICTRUNCATEDEXPONENTIAL双相锯齿波BTE--特征双相放电电流.平均电流比单相除颤技术高.峰值电流比单相除颤技术低.)Dix

7、onetal.Circulation1987;117:358-364.DefibrillationThreshold(Volts)10M2.5-7.53.5-6.55-56.5-3.57.5-2.5050100150200250300(Canine)epicardialelectrodes双相时间(单位:毫秒)BTE--特征科学研究显示:双相波形的时间比例为6.5:3.5至5.5:4.5毫秒除颤能量阈值最低除颤效果最佳Dixonetal.Circulation1987;117:358-364.BTE--特征除颤能量低.能感应经胸阻抗的变化,采用时间

8、补偿方式,高阻抗病人的除颤成功率有所改善Dixonetal.Circulation1987;117:358-364.B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