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ID:20771314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6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_第1页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_第2页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_第3页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_第4页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  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  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紧紧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  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  物理学的两个重要特点:  1、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  2、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机械运动: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  2、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可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  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  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紧紧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

3、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  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学的两个重要特点:  1、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  2、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机械运动: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  2、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4、。可用十六个字形象描述:宇宙之谜、粒子之微、万物之动、日用之繁。  宇宙之谜,是研究宇宙的过去、现状、未来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宇宙资源,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是我们研究宇宙的代表人物。  粒子之微,就是我们不紧紧要在宏观尺度上研究物质的运动,还要在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研究物质的运动,比如现在提出的纳米技术,是在10-9m的尺度上研究物质运动。  万物之动,说的是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日用之繁,意思是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学的两个重要特点:  1、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  2、物理学

5、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并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机械运动:重点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  2、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密度  4、压强:,包括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  5、浮力6、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功、功率。  7、光: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  8、热学:包括温度、内能9、电路的串联并联、电能、电功10、磁场、磁场中的力、感应电流11、能量和能  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

6、五个部分。  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比如说我们要研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什么原理。再如,我们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  电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初中电学假定电源两极电压是不变的;高中电学认为电源电极电压是变化的。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加深加宽,由定性分析变为更多的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  光学

7、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  概念性阶梯:  1.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初中我们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  2.速度的概念,初中定义速度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高中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初中学习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率。  3.从速

8、度到加速度的阶梯。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我们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时我们往往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困难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