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ID:20862022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7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1页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2页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3页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4页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济川中学叶许林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道滘镇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明确,但参与锻炼和时间不尽人意,特别是女生。学校运动场馆和运动器材有限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同伴的参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参与活动和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1.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实行“减负”作为学校不只是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2、另一方面,学生的余暇时间多了,学校和家长应当合理安排他们的时间,也要教会他们如何支配自己的余暇时间,使青少年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在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的同时,也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准备。所以如何科学地安排学生余暇时间,尢其是多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摆在学校管理者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查阅近几年道滘镇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有关文献资料,并向学生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428份,有效率%最后对获数据进行统订常规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

3、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体育活动能减轻因学习负担过重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调节精神紧张,缓解身体疲劳为%。通过体育活动使自己玩得高兴,心情舒畅,寻找自我满足的为(表1)  中学生已经有了参加社会渴望独立意识,近切需要通过健身结交朋友,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经验表明,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达到健康,娱乐消遣,宣泄情感目的,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表1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    玩得高兴  心情舒畅  减轻学习紧张和疲劳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结交朋友增进友谊  提高个人运动能力  测试取得好成绩  %  %  18%  %  % 

4、 6%    3.2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调查显示,男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为篮球、足球、乒乓球、跑步、排球、单双杠。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篮球、网球。这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动量大且具有身体接触的集体项目。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无身体接触的项目,健美操基于其项目特点也有20%的女生选择该项目。这充分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项目需求上的差异。    3.3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  从调查结果可知: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2—3次为最多,分别为%和%。而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1-2次最多,分别为%和%明显底于男

5、生。而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又明显高于男生。  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30-60min为%,60-90min为%而女生分别为%和%。结果表明:学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较差。    3.4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  中学生台加育活动场地主要集中于本校场地和住家附近场地,分别为%和%。第三是不收费场所,虽然收费的场馆条件好,但学生没有能力承爱,虽然我国的体育场馆有了很大的改善,依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阻碍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表2)  表2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    本校场地  公园里  住家附近场地  收费公共体育馆  不收费场馆  %    

6、%  %  %    3.5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由表3可知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一起,为%。喜欢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究其原因,参加体育锻炼是与同学朋友聚会,玩耍的一种方式,通过一起锻炼,可以交流感情。年龄,兴趣,运动水平相当的中学生一起锻炼其趣味性更浓。以个人形式参加体育活动和与家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为%和17。8%,其原因是个人参加体育锻炼较枯燥,难以坚持,体育活动交友的功能也得不到体现。  表3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表达式    个人  %  与同学朋友  %  与家人  %  周边的活动  %    3.6中学生体育锻炼中易受同伴锻

7、炼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中学生在有同伴锻炼时,会经常加入活动锻炼的比例为%有时会加入的比例为%。中学生易受同伴影响而加入体育锻炼活动行列中。如果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学生越多,影响力就越大,越能带动周围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反之,有体育活动习惯的中学生会因周边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体育活动而放弃参加活动。    表4中学生在同伴锻炼时加入的情况    经常会  %  不时会  %  不会  %    4.结论与建议  4.1学校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磨练意志,锻炼体魄,陶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