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

ID:2086310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4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_第1页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_第2页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_第3页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_第4页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中职语文教育的双重指向【摘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注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审美情趣;人格塑造21世纪的青年,应当是适合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他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度的人文

2、素养。所以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因此,语文课除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外,我们更要挖掘它的审美教育功能和思想性功能,完成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1.中职语文教学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语文教育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审美教育,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就是为追求真、善、美而出现的美学现象。在语文教材中就已选入了大量文章和文学作品,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文字的范例,辨析、获取。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

3、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中职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2.1 塑造健全人格是中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的那样,人类在21世纪面临许多挑战与考验,但第一位的却是对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2.2 人格塑造是中职语文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中职语文教育有其鲜明的人文性特征,它一方面是语文教育,另一方面又是人文教育。语文是人类

4、文化的积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特别是现在中职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以“感悟文本---深层能力---指向能力”为主线,特别注意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写平凡生活的文章,负载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说数理化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学生的人文素养则主要由中职语文教学来承担。只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3.语文教学是审美教学和健全人格塑造的完美统一3.1 调动教师美的情感,感染学生,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材是一座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充

5、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挖掘作品的美,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语文教师的感情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更为重要。因为课文本身就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情感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它的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感染”。所谓感染,就是学生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所陶醉。自我动情移情体悟.“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于是,对经历坎坷的白居易、超脱旷达的苏东坡、愤事嫉俗的辛弃疾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才子词人柳永……教师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学

6、生必定受到感染,学习自然也就充满了兴趣。3.2 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美,塑造健康人格3.2.1 以教材中的情感美,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如:作品《满江红》中岳飞坚守节操,决不变心从俗的斗争精神;《登高》中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再看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的爱憎感情;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我们的教师要利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人文因素,注重以情感人,由情入理,达到情景交融的的境界。3.2.2 以教材中人物的形象美,引导学生。“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分析,让学生从或善或恶,或忠或奸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

8、比如岳飞,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弃高官不做,怀着对大宋王朝的热爱“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朱自清在黑暗势力面前,在敌人的重压面前,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灭的勇气和良心。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光辉榜样。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崇高愿望,唤起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3.3 以作文为桥梁,沟通情感,塑造健康人格。我有一个学生,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消极的思想感情,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又蠢又笨,于是我写道:“我们每个人就象一只箭,如果想让它坚韧,想让它锋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