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

ID:20870272

大小:1.40 MB

页数:123页

时间:2018-10-17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_第1页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_第2页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_第3页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_第4页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产动物饲料配制技术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产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技术叶元土苏州大学农业科技学院Yeyuant@pub.sz.jsinfo.net主要内容淡水渔业发展的基本形式水产饲料工业发展情况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水产饲料配制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水产饲料加工质量水产饲料的利用与投喂技术一、淡水渔业发展的基本形式总量为4278.99万吨:其中海水养殖1061.28万吨;海洋捕捞1477.45万吨;内陆养殖1516.93万吨。内陆捕捞223.32万吨。我国渔业总量的发展趋势全国水产品总产量控制和保持在4000万~4500万吨;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包括捕捞)三个1300万~1500万吨;存在的2大问题:养殖品种结构

2、调整、水产品加工业各类养殖水域的面积构成(含稻田养殖面积)各类养殖水域的产量构成全国淡水各品种产量历年变化2001年淡水水产品产量2000年全国品种产量构成2001年辽宁淡水品种结构2000年江苏省各品种产量构成2000年广东省各品种产量构成2000年4大家鱼和鲤鱼产量排序(大→小)2000年鲫鱼等产量排序(大→小)2000年虾、蟹产量排序(大→小)二、水产饲料工业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起步于80年代初期。在整个饲料工业中,水产配合饲料仅占饲料总量10%。全国饲料总量约7000万吨。同时水产配合饲料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使用率仅为20%左右。我国各类饲料产量的比例三、水产动物营养需要的

3、特点1、蛋白质营养需要量高:一般在30%以上,部分冷水鱼类高达40%。以氨基酸作为能量物质消耗。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需要:鱼苗→幼鱼→育成鱼→成鱼(性成熟)的蛋白质需要量逐渐减少。水温对蛋白质需要影响1)水温低对蛋白质需要量高、水温高对蛋白质需要量下降。2)水温在13-14℃以下时,氨基酸氧化代谢酶活性显著下降,鱼类转为以利用脂肪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要求饲料中油脂的量增加。饲料蛋白质量与质的满足在饲料中蛋白质量的满足较为容易。蛋白质的质量体现在:蛋白质原料的必需氨基酸平衡性、可消化性,即以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平衡效果,氨基酸的消化率等。氨基酸鱼类对饲料中游离形式的单个氨基酸利用率较差,在

4、饲料中直接添加单体氨基酸的养殖效果不理想。必需氨基酸模式对饲料蛋白质利用效果影响很大。饲料蛋白质的可消化性对蛋白质的利用效果影响很大:如血粉、羽毛粉、皮革粉等小可消化率一般低于30%。动物蛋白质的养殖效果优于植物蛋白质,在水温偏低的地区保持一定量的动物蛋白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通过对氨基酸的吸收和氮的排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对饲料中的游离氨基酸与饲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吸收时间上不同步。游离氨基酸先于饲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吸收进入体内,从而出现“在配合饲料中氨基酸已经平衡、但在同一间段内吸收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不平衡”的现象。应对措施:对游离氨基酸进行包被处理,延缓吸收时间,达到与饲料蛋白质氨基酸

5、吸收同步。必需氨基酸模式以单个必需氨基酸占10种必需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表示。平衡效果:配合饲料供给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与鱼类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模式接近程度。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可以以肌肉必需氨基酸模式作为标准。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平衡的设计一般还只能以饲料原料化学测定氨基酸为基础,参照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平衡模式进行设计。可能的变化因素:消化率、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率、体液非平衡氨基酸的利用。考虑了平衡的配方效果好于没有考虑平衡的结果,所以还是应该进行平衡设计。草鱼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肠道在吸收试验氨基酸的同时也在利用试验氨基酸,这种利用方式包括用于蛋白质合成和转化为其它成分(如通过能量代

6、谢消化或转化),此外,被肠道吸收的试验氨基酸一部分通过肠道壁转运到了肠道外,还有一部分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留存于肠道内。在流过肠道内的试验氨基酸浓度发生变化时,肠道吸收的试验氨基酸的利用、留存和转运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且对于不同的试验氨基酸其影响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饲料必需氨基酸平衡效果评判饲料原料的消化效果不同种类、同种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具备了以消化酶系统为基础的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不同的饲料原料因为其结构、组成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可消化性。消化率是鱼类的消化能力、原料蛋白质可消化性的综合体现。可以建立养殖鱼类对原料蛋白质消化率为基础的配方原料选择依据。水产饲料离体消化率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基

7、本原理离体消化率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模拟试验动物的消化生理条件,以动物消化道内酶液或人工酶液为消化酶,在试管、三角瓶等容器内对饲料物质进行离体消化水解作用,对水解后饲料进行过滤或离心处理,得到过滤或离心后的残渣。将溶解于水体的饲料物质或饲料成分视为已经被消化了的产物,分析消化前饲料和消化后残渣的量或营养成分量,以此计算饲料或饲料成分的消化率。主要应用1、是否可以用离体消化率结果代替在体消化率呢?离体消化率与在体消化率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在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