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ID:208953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4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_第1页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_第2页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_第3页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阅读与欣赏诗歌,可以唤起丰富的联想,激发情感的共鸣,充实心灵的遐思,增强审美情趣。诗歌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美、音乐美。诗歌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鉴赏诗歌呢?1.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与意象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对象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就是诗人主观的情感与客观事物相契合,所创造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意蕴含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解析、揣摩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意境

2、与意象一样,也是客观物象和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融合,但意象是组成整体情景的个体,意境则是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氛围。因此要揣摩诗歌的意境须从解析诗歌的意象着手。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的,要领略“意”和“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与景的。如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其不单单呈现了一段相

3、思文字,更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不是单纯地直抒思乡之情,而是采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达,显得深沉悠远,情深意浓。诗人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巧妙地选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鲜明而独特的典型意象写乡愁,使乡愁不再是审美中的表象,而是可感知的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2.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所谓诗言志,通俗地讲,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情感的。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借助于感情去感染人,给人以美感。饱含激情,富于想象,是诗歌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那么,在鉴赏诗歌时就应该抓住诗歌中的物象,由“

4、形”入“神”,得“神”忘“形”,揣摩感悟诗人浓烈的情感。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又如舒婷的《致橡树》以及于谦的《石灰吟》。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3.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核心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必须从语言入手,只有从品味语言开始,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诗歌的语言十分凝练厚重,言简意赅。诗歌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随着诗人感情的起伏、波动,诗歌往往自然地有着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要表现轻松喜悦,诗歌的节奏就明快;要表现昂扬激越,节奏就急促

5、有力;要表现悲哀伤感,节奏就缓慢低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还能使诗歌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音乐般的美感。鉴赏诗歌时,感悟其音乐美会加深对诗的理解,并能得到更深切的审美愉悦。品味语言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1 “诗眼”。“诗眼”即贯连全篇的字句,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3.2 句法变换。诗歌句法变换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倒装等。成分省略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依据上句可以发现下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句式倒装,诗人有意颠倒主谓。3.3 用典。典故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古诗词

6、为达到言约意丰,常使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3.4 修辞手法。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诗人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比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如李白说愁,愁到“白发三千丈”;对偶最为常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此外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很多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总之,诗歌教学要让学生通过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与意象、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品味语言、用典、修辞手法等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欣赏,以

7、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收稿日期:2012-04-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