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芙蓉石)研究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

ID:20951233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_第1页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_第2页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_第3页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_第4页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寿山石(芙蓉石)研究   寿山石出产于福州市北部约30公里的寿山村,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计有100多个品种。芙蓉石属于山坑石的一个种类,出产于寿山村南面约8公里的加良山矿脉,这个矿脉还出产峨嵋石和溪蛋石等,这些石种另文介绍于后。在介绍芙蓉石之前,请先了解山坑石的概况。   山坑石产区的范围很广,矿区的中心是位于寿山村南面的高山峰,从这里延绵而去的山峦岩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山坑石。山坑的矿脉、石种繁多,是寿山石最大的家庭。高山峰的东面是都成坑矿脉;与高山、都成坊隔溪相望的有虎岗、善伯旗、善伯洞矿脉;再往东有金狮公矿脉、吊笕矿脉。高山、都成坑山的南面是加良山矿

2、脉,又称月洋矿脉;寿山村的西面有旗山、马头岗矿脉;五显公庙周围出产寺坪石;寿山村的北南还有旗降矿脉、柳岭矿脉、猴柴磹矿脉、山仔濑矿脉、黄巢矿脉等。每个矿脉都有诸多石种,每个石种的质地、色泽、纹理也都有不同的特征,奥妙无穷。每一种石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自己的性格:芙蓉石的雍容,都成坑石的灵捷,善伯洞石的朴实,旗降石的刚健,荔枝洞石的妩媚,各种坑石,五色相映,光彩四射,红如 鞨,黄如蒸粟,白如珂雪。   近年新发现的汶洋石发及罗源、连江、长乐、福清等地所出产的雕刻石也属于寿山石的山坑石种。   有人曾为山坑石写了一首颂歌,点了几个著名的品种:         山坑

3、诸洞多宝石,晶莹脂润自古夸。         荔枝娇艳当第一,琪源称霸都成坑。         人面桃花谁更美,艾叶何曾翠袖遮。         善伯旗降真君子,难为独石放奇葩。         大山花坑纹理驳,月洋紫气贵人家。         玛 太极晚霞醉,时竟尚之价天涯。芙蓉石与清朝皇室   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都深为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所吸引,要求满族人接受并努力学习汉文化。他们也十分喜欢寿山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坐像,就是寿山石雕。   康熙、雍正、乾隆各朝,喜爱寿山石之风更盛,先石也更加讲究。名贵的芙蓉石自然得到清朝皇族的宠爱。康熙

4、帝御宝“御赐朗吟阁宝”即为白芙蓉石所制;雍正帝用的“壶中元”、“和硕怡亲王宝”、“膺天庆”印玺皆为芙蓉石章;乾隆皇帝一生所用的寿山石印章,竟多达百余枚,其中不少是芙蓉石章。   清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临终时立下诏书:立皇太子载淳为太子,派载恒、端华、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赞襄政务,并规定他御用的“御赏”田黄石印章与“同道堂”芙蓉石印章,作为他“殡天”之后下达诏谕的凭信,“御赏”章作为“印起”,“同道堂”章作为“印讫”,必须同时加盖方为有效。皇帝将“御赏”章赐太子载淳,“同道堂”章交由皇太后保管。载淳于同年七月登基,改年号为“祺祥”,可是只过三个月,西太后慈禧便

5、发动了政变,或杀或贬了几位顾命大臣,将政权连同两枚印章都掌握到自己手中,改年号为“同治”,垂帘听政。这个历史有名的“祺祥政变”的故事,说明了寿山石不仅贵为御用,还参与了一段重大的历史故事。从乾隆帝祭天时将田黄石作为供品后,田黄石有了“石王”的美称。有“王”就有“后”。芙蓉石雍容华贵,细腻脂润,而且清朝皇帝将田黄石章与芙蓉石章一起作为下达诏谕的凭信,芙蓉石顺理成为“石后”。   2002年4月,在北京华辰拍卖会上,有一对康熙皇帝御用的芙蓉石印章,估价仅80-100万人民币,成交价却高达390万人民币,创下了芙蓉石章的天   这对印章是康熙皇帝晚年的用印,质地温润

6、细腻,平顶浮雕双夔博古钮,雕工精致。   根据《秘殿珠林》卷记载,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康熙帝自择“戒之在得”四字印文,以纪念在位即将60年。次年5月,康熙帝在避暑山庄命大学士、著名画家张照拟定字体,并由梅玉凤刻成。这对印章常钤於康熙晚年的御笔书画之,《石渠宝笈》中屡有著录。两印的印文也是康熙晚年心境的实录。“戒之在得”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与警惕之心;“七旬清健”则反映了他对晚年身体健康的期待。   康熙去世之后,这对印章和其他康熙生前的用印一起封存於紫禁城内。1900年八国联军侵扰,大多数康熙玺印散失,部分流散欧洲。据了解,这对印章曾於20世纪初出现於法

7、国某拍卖会,后一直秘藏於外国收藏家之手,此次重现于京城,尤显珍贵。芙蓉石的产地与开采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芙蓉石无人开采。抗日战争期间,福州沦陷,传说日本人曾经绘制寿山石矿区图,并开采芙蓉洞。1989年,加良山的芙蓉石矿重新开采,有人在洞口掘得芙蓉石薄片,老石农说这是日本人锯石时留下的残片。   加良山看起来不很高,但是爬上去却十分艰难。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将军洞”遗址,可以看出当时一片繁忙开采的情景。芙蓉石的矿脉从山顶向下“走”,所发将军洞是井式矿洞,洞径狭小,古人采取“架木携燧”的方式开采。矿洞越深,难度越大,也越具有危险性。现在这个矿洞

8、又重新开采,不过石农没有下洞,而是用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