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

ID:21019820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_第1页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_第2页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_第3页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_第4页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摘要:本文对我国现有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探讨,强调了脱氮工艺、膜深度处理和浓缩液问题的重要性,总结了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原则和组合方式。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工艺现状我国有关部门颁布了新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并规定2011年7月11日后,现有及新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都应自行处理渗滤液,且执行新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标准。然而,我国在现今的渗滤液处理技术之中却仍

2、有许多待解决问题,如:出水总氮的能否稳定达标、由于回灌引起的毒素和盐分累积、浓缩液的处理以及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等。因此,如何能选择的一套合理可行的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同时又满足我国所提倡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要求是垃圾渗滤液技术发展的方向。一、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垃圾渗滤液是污水处理领域内最为复杂和难处理的一类废水,其成分和水量与填埋场垃圾成份、垃圾处理规模、降雨量、气候温度、填埋操作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1.1水质的不可逆变化渗滤液水质随着填埋年限的增长逐年变化,COD,BOD呈现不断

3、降低趋势,而氨氮却维持在较高水平,营养比例严重失调。如果采用了渗滤液回灌方式处理渗滤液或浓缩液,则可能存在填埋系统内的盐分及其他不可降解毒物的累积问题。1.2水量的不稳定性渗滤液通常一年内各季节水量差异很大,通常需要大容积的调节池以调节水量,否则将对渗滤液处理厂造成冲击负荷,影响系统运行稳定。随着填埋年份和垃圾量的逐年增长,渗滤液的全年平均处理量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通常需要对渗滤液处理厂进行改建或扩建。二、渗滤液处理的工艺组合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是针对国家排放标准的技术更新及提高的过程。1.1厌氧

4、+好氧生化处理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处于摸索阶段,主要针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去除,通常采用厌、好氧结合的生化处理工艺为主,出水基本可以迖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目前的针对GB16889-2008的渗滤液处理厂改造项目多属于此类厂。2.2氨吹脱+生化处理+混凝物化90年代后期,旧标准GB16889-1997的出台将垃圾渗滤液处理排放标准定为三个级别,部分已建的渗滤液处理厂为此进行了改造,主要以增加物化处理单元为主,当时广州大田山渗滤液处理厂改造采用的主体工艺为“氨吹脱+生化处理+混凝

5、物化”,一般能迗到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但是氨吹脱产生的氨气和装置的结构问题制约了此工艺路线。2.3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SBR+CMF+反渗透(R0)此工艺是我国渗滤液处理具有标杆意义的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首期工程的主体工艺。它将膜处理技术引入国内的渗滤液处理领域,生化处理与膜技术结合的处理工艺逐步被推广应用。由于采用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渗滤液处理出水能稳定达到一级标准甚至回用水要求。通过在长期的运行、研究和总结,其成功之处以及暴露的问题都为全国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和探索迈出了重要

6、的一步。2.4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0)/纳滤(NF)它与2.3工艺类似,是通过多方面的的改进和总结得出的目前国内最为成熟的渗滤液处理工艺。随着膜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此工艺的投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2.4.1厌氧单元的取舍填埋场前期较为新鲜的渗滤液可生化性高,采用厌氧单元可减小好氧单元的处理负荷和池容,降低系统运行费用。但对已运行了数年的填埋场而言,水可生化性逐渐降低,高氨氮导致好氧生化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进程需要较多的碳源,如果再采用厌氧处理,反而会导致好氧生化单元碳源不足。因此,现在许

7、多渗滤液处理厂舍去了厌氧处理环节。2.4.2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与改进MBR膜生化反应器技术采用超滤技术取代传统的二沉池,同时又可以作为后续反渗透(R0)/纳滤(NF)的预处理工序。超滤对微生物完全截留使生化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3〜5g/L提高到10g/L〜30g/L,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足以应对高浓度的COD.BOD和总氮的处理需求,占地也大大减少。通常渗滤液处理厂的用地都十分有限,MBR工艺凭借其高效处理和节省占地在渗滤液处理中得到很大的推广和应用。针对GB16889-2

8、008对氨氮、总氮要求排放值分别为25mgL、40mgL(特别地区为8mgL、20mgL),要求生化部分总氮的去除率是应该达到90%以上,否则后续的膜深度处理难以迗到出水标准。要迗到高的脱氮效率可以采用复合MBR工艺(有后加碳源的两级A/O-MBR工艺)。碳源选择上,如厂区附近有粪便水、新鲜渗滤液等的可生化性高的污水可考虑作为廉价碳源,如无则需要外购碳源,价格较为昂贵。2.4.3反渗透(R0)和纳滤(NF)的应用与组合反渗透可截留几乎所有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