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ID:41592258

大小:56.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_第1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_第2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_第3页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摘要】简述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特点及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原则,着重介绍了MBR+NF+RO法组合工艺在柳州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的a具体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二的排放要求。【关键词】垃圾渗滤液;MBR;NF;R0垃圾渗滤液是当今世界上公认难处理、污染严重、物理和化学性质复杂的高浓度污染废水[1]。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耍组成部分,有助于改善城市的自身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促进

2、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城市的建设,环境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来源和特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2]:垃圾本身含有的大量可溶性有机物、无机物在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入过程中溶解的污染物;垃圾通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的污染物;覆土和周围土壤渗入的可溶性污染物。垃圾渗滤液的组成受垃圾成分、气候、水文地质、垃圾填埋时间和填埋方式等因索的影响,垃圾渗滤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渗滤液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大。(2)渗滤液成份复杂。一般而言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可分为三类:低分子量的脂肪酸类、腐殖质类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及中等分子量的灰黄霉酸类物

3、质。(3)COD浓度很高。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BOD/COD值降低其至低于0.1,说明稳定期和老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差。(4)氨氮含量高。(5)金属离子含量高。(6)色度高,有臭味。2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原则根据进水水质特点、排放标准要求、渗滤液处理的规模,结合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选择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原则如下:(1)处理工艺确保出水稳定并达到设计排放标准,处理技术先进、可靠;(2)工程运行费用低,管理、维修方便,运转口动化程度较高;(3)可根据进水水量、水质灵活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处理装置和构筑物的处理能力。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技

4、术和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保障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理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3柳州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实例柳州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设计处理量600m3/d,设计进水指标CODcr3000-8000mg/L>BOD51000-3000mg/L>氨氮1200-2500mg/L.总氮1400-3000mg/L,采用水质均化+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0)的组合工艺,将生化和膜处理相结合,能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分解,减少污染物的总量,同吋具备脱氮除磷功能,可以处理不同“场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出水指标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

5、制标准》(GB16889-2008)表二排放要求。3.1预处理系统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的渗滤液汇入调节池中,渗滤液经提升后经篮式过滤器进入水质均化罐,水质均化罐起到调节进水水质,平衡渗滤液中营养物,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的作用。3.2MBR系统“反硝化(A)-硝化(0)-超滤(UF)”称为膜生物反应器(MBR)O垃圾渗滤液含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选择工艺吋既要考虑COD和B0D5的去除,又要强化氨氮和总氮的去除。MBR及其组合工艺的主要特点:①出水水质稳定,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

6、证良好的出水水质。②剩余污泥产量少,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③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纶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纶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纶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该处理工艺选择外置管式超滤膜,超滤用于去除废水中大分了物质和颗粒。超滤截留大分子物质和微粒的机理是膜表面孔径机械筛分作用,膜孔阻塞、阻滞作用和膜表面及膜孔对杂质的吸附作用,还可以去除一些胶体颗粒和微&物细胞。外置式管式超滤膜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容易,易于膜清洗、更换等优点。3.3纳滤(NF)纳滤采用螺旋式卷式膜,是以压力

7、差为推动力,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截留水中粒径为纳米级颗粒物的•种膜分离技术。它截留有机物的分了量大约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0-98%Z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除率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3.4反渗透膜(RO)反渗透技术(RO)是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以压力差为推动离,施加超过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于半透膜,将浓溶液中的水压渗到膜的稀溶液一侧,而浓溶液则不断浓缩留在膜的另一侧,达到浓缩液分离的冃的[3]。RO处理系统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对反渗透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压力、温度、进水水质。RO处理系统能去除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