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ID:2114113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_第1页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_第2页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_第3页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_第4页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摘要】本文尝试根据对话教学的原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阐述了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实施策略、中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旨在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废”的现状,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目标特点  【】G632【】A【】1674-4810(2011)06-0113-02    一和谐性  和谐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课堂是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课堂,要做到师生关系平等美、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共享美、教学过程流畅美、教学内容丰富有

2、效美。对话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座位、环境各要素具有不同的质、能和效用,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条件适宜,就能各自释放潜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形成各种组合和互补优势,从而提高系统的活力和效用。师爱荡漾,民主人道,公平正义,保证每一位对话成员的对话权利,维护对话权益,形成合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讲诚信、讲道德、讲秩序的对话行为规范。  二民主性  既然学习是一种对话,对话的多主体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民主、平等,它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对话的前提条件

3、,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实现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让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之扉,畅所欲言,彼此接纳,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充满人性而富有个性的对话平台。我们应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4、。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我们必须将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语文对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基于这种平等民主前提下的对话教学,教师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圣人,而是一个与学生具有平等人格地位和平等学术思想的伙伴;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下固定结论的过程,而是在师生对话中探求新知的过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  三主体性  综上所述,对话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

5、交谈,更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对话建立在最基本的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的关系基础上,师生之间不能是教训和被教训、灌输和被灌输、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不仅有机会说,而且与教师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他们是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

6、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  四生成性  对话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对话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互动合作是对话的基本手段,师生,生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不断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对话的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长的内在机制,他指向更深邃、更新颖、更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建立在对话基础上,教学会超越传递信息的功能,具有生成性。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对话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

7、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课堂对话信息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2)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3)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重新建构的意义。对话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呈现或再现已获得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话信息的交流互动,生成和建构新的意义,使知识增长、价值提升。  五体验性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的特点。”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1)情感,读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2)整体,阅读的体

8、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建构在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基于阅读体验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在朗读中分析、赏析、体验课文,引发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对于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