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

ID:21153418

大小:163.5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0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_第1页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_第2页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_第3页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_第4页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月1号周测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巾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A.统治秩序崩溃B.分封制走向瓦解C.王室H趋衰微D.宗法制受到冲击2.《全球通史》谈到巾国古代某项制度时说:“为中国提供了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屮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该项制度A.缩小地方行政权力,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C.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

2、于世界D.其“公天下”的部分是其进步性之所在3.《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吋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A.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B.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C.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D.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4.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

3、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5.在11世纪至13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文官主政成为政治常态B.官府强化对市场的管理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D.君主专制政治登峰造极6.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的相同点是①都具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②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③都是处理全国政务的法定行政机构④都能够参与决策军国大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清代的地方行政体制可分为内地和边疆两种类型。P、j地除京畿和直隶外,均设省管理,按省、道、府、县四级政制进

4、行划分,省的最高军政官是总督和巡抚,有很大权限。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同办法进行管理。这反映了A.督抚权力较大,弱化了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地方权力结构清晰C.循其俗,施其政,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D.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基本形成8.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力“馱亩(m地)之勤”。这表明了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D.铁器和牛耕己得到普及1.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

5、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加强屮央政府的权力B.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C.强化市场的统一管理D.用闪臣削弱外朝相权2.据研究,16到17悅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丝绸为主要商品,被两方学者概括为“丝一银”贸易,由此巾国获得了世界白银总量的1/4到1/3。这说明当时巾国A.政府重视对外贸易B.为工商业发展积累大量资金C.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在国际贸易屮居于出超地位3.《聊斋志异》集屮描写女商贾的作品有《大男》、《珊瑚》、《俠女》、《王成》、《黄英》、《青梅》、《小二》、《鸦头》、《柳生》、《细柳》、

6、《农妇》、《阿纤》、《阿绣》、《刘夫人》《辛十叫娘》、《白秋练》以及《云萝公主》共计十七篇。以下解读材料错误的是A.传统义利观有所改变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C.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D.重农抑商的政策受到巨大冲击4.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己被打破5.《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7、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下列各项与材料相符合的是A.“以法力教,以吏力师”B.“贵贱无序,何以力国”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D.“我欲不欲,而民自朴”6.武德七年(624年),唐商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S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A.思想一统B.佛道主导C.三教并存D.儒学式微7.朱熹主张“居敬穷理”。“居”是安于其中,“敬”是自觉认同自己至善本性的一种心态,“穷”是穷尽,“理”则是指人伦物理,这不能说明A.朱熹主张通过“居敬”统摄“穷理”,通过“穷理”来充

8、实“居敬”B.“居敬”属于纯粹的心性修养,“穷理”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