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

ID:21258306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上传者:U-991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_第1页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_第2页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_第3页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58例误诊原因分析周向红赵鸿江谢伦君(四川省蓬安县人民医院四川蓬安63780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误诊的病因。方法总结并分析58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误诊资料。结果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9例,冠心病13例,老年性痴呆7例,病毒性脑炎6例,癔病4例,急性酒精中毒7例,肝性脑病1例,感染性休克1例。经对症治疗,55例病情恢复,3例死亡。结论误诊与老年人存在器官老化及退行性病变有关。【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低血糖【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47-02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终身性疾病,低血糖昏迷虽发病率较低/口.其病情凶险,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或)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心悸、出汗、晕厥等自主神经症状,重症可出现昏迷、精神症状、肢体活动障碍等[1]。老年人低血糖症状不典型,交感祌经兴奋综合征不明显,而表现为意识障碍综合征,极易造成误诊而贻误治疗时机,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2]。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误诊的58例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65.5岁。有糖尿病史49例,首次发病9例。合并症:脑梗死29例,冠心病21例,脑萎缩23例,肾功能衰竭14例,肝功能异常11例,慢性酒精中毒8例,高血压病25例。日常使用降糖药物情况:口服降糖药物16例,皮下注射胰岛素15例,同时口服降糖药物和皮下注射胰岛素18例。1.2临床表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失语19例,心前区不适、胸闷、出汗13例,嗜睡、昏迷11例,痴呆表现5例,幻觉4例,抑郁表现3例,发热伴恶心、呕吐3例。1.3误诊情况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9例,冠心病13例,老年性痴呆7例,病毒性脑炎6例,癔病4例,急性洒精中毒7例,肝性脑病1例,感染性休克1例。见表1。 表1误诊病例情况1.4实验室检查本组58例入院后査随机血糖为0.55〜3.1mmol/L,平均2.23mmol/L;尿蛋白阳性31例;肾功能检查示肾功能代偿期12例,氮质血症期8例,尿毒症期4例;肝功能异常9例;电解质检查高钠血症2例,高钟血症2例,低钾血症2例。1.5统计学方法对所采取数据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所有患者确诊后均给予50%葡萄糖40〜100ml静脉推注,继之予以10%葡萄糖静脉维持,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用量,同吋给予吸氧、保肝、护肾、对症治疗。55例病情恢复,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尿毒症,2例死于人面积脑梗死。3讨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由于低血糖引起生理性应激,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脑血管痉挛而发生低血糖偏瘫[1】,极易与急性脑血管病相混淆。文献报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高达41.2%〜63%[3]。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及并发症多,出现低血糖吋的症状往往被合并症及并发症所掩盖,加上临床医师诊断思路狭窄,极易误诊[4】。本组误诊为冠心病、老年性痴呆、急性洒精中毒、肝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就是因为强调合并症及并发症,而忽视了低血糖症状;H冇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未发现糖尿病之前己经存在并发症,本组患者中首次发病者7例,均存在轻重不一的并发症,其中2例存在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使低血糖表现不典型,造成误诊。3.1误诊原因①老年人器官老化及退行性病变,内分泌调节功能下降,当伴有肝、肾功能减退吋,药物消除慢,半衰期延长,所以,糖尿病性低血糖昏迷最易发生于老年人,且患者平吋应用胰岛素及磺胺类降糖药物过量。②患者自行将同种药物配伍口服,而不及时就诊于内分泌科医生调整药物[2-3】。③老年人低血糖&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无先兆,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酷似脑血管意外,且多数伴有高血压,医生思路狭窄,分析不周全,常考虑为脑血管意外。④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本身的胰岛B 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在胰岛B细胞受到刺激后(患者的低血糖症多在黎明前或晚餐前发生),胰岛素释放奋延迟现象,老年人低血糖阈值有改变[5】。⑤对功能性低血糖症,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防止精神刺激,且要合理调节饮食,必要时辅以少量安慰剂和镇静剂。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肝肾功能衰退,降糖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乜有些临床医生不了解降糖药物的成分、半衰期等,指导不当或错误指导患者而导致发生低血糖。本组口服降糖药物11例,其中8例为口服极量长效降糖药(如优降糖和消渴丸)所致;由于肝功能衰退,加之乙醇、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继之肝糖元的合成减少以及糖元异生减少,血糖的调节失常,增加了出现低血糖的概率。洒精性低血糖症有两种情况,一种为餐后洒精性低血糖症,发生于饮酒后3〜4h,由于乙醇刺激胰岛素分泌所致;另一种为大量饮洒后不吃食物,可于储存的肝糖原耗竭之后出现空腹低血糖症,约发生在饮酒后空腹8〜12h。乙醇主要在肝内代谢,并可阻碍糖原异生作用。在肝糖原耗尽情况下,乙醇通过抑制糖原异生造成低血糖症。如长期大量饮洒者,可因慢性洒精中毒而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低血糖刺激ACTH分泌的反应差,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不能很好地被低血糖激活。因而,出现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本组患者中误诊为急性洒精中毒5例,占11.1%,因此,要加强对急性洒精中毒与低血糖关系的认识。3.2根据以上资料,笔者提出以下预防措施:①提高临床医师的糖尿病诊断水平,加强临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融会贯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②老年人突然发生神经系统巨灶或全身症状时要警惕低血糖的可能,及吋进行血糖检测,尤Jt•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和U服降糖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改变或偏瘫时更应急查血糖以免误诊[6];③加强对乙醇中毒系统检查、观察、治疗和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检査,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以防低血糖的漏诊和发生。④加强糖尿病的卫生宣教,指导合理饮食,正确使用各种降糖药物,规律进餐,服药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对老年糖尿病最好选用降糖作用缓和的中效药物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6-817.[2】袁巧红王铮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吉林医学2010,(14) [3】沈准斌.老年糖尿病低血糖42例临床分[j]析临床军医杂志2009,(2).[4】芦红艳.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作误诊6例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2,(13).[5】刘静老年糖尿病低血糖32例反应的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6】廖二元,赵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39-15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