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

ID:2133061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_第1页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_第2页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_第3页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_第4页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对影响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的点火温度、点火时间、料层厚度等几个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可降低煤气消耗进而降低点火热耗,同时提高烧结矿成品率。  关键词:表面点火质量点火温度点火时间点火负压    承钢炼铁厂西区现有360m2烧结机(1#)一台,系原50m2烧结机扩建改造,这台烧结机于2006年12月投产,投产后至2009年5月中旬使用混合煤气点火。2007年混合煤气单耗为19.921m3/t,折合热耗204MJ/T。而在全国冶金行业中,大多数烧结机点火热耗低于我厂,如攀钢为76MJ/T、宣钢为89MJ/T、

2、柳钢二烧仅为35MJ/T,可见我厂的指标与同行业相比均有很大差距。  1、问题的提出  为了在保证料面点火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烧结矿点火热耗,我们决定从操作上进行摸索,成熟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2、研究内容及具体思路  造成我厂烧结矿点火热耗高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点火温度控制偏高,操作中助燃风和煤气比例不合适;二是点火时间控制的不好;三是烧结机料层薄。四是点火负压控制不好。鉴于这一情况,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将以上四点及相关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1)在现有原料结构条件下,控制合适的点火温度。(2)操作中根据不同的煤气热值、压力,对煤气

3、瞬时流量进行调整,保证助燃风和煤气比例。(3)控制合适的点火时间和点火负压,保证点火深度。(4)提高料层厚度,在保证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点火温度,通过调整煤气流量和配风比例来实现。(5)料层厚度提高后,为保证透气性良好,应对混合料粒度组成进行合理控制,即二混后<3mm粒级比例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实施过程及效果分析  由于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所以逐个进行,得出结论并稳定后再继续进行下一个。  (1)针对目前的原料结构,在煤气热值、压力及料层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将1#烧结机点火温度控制在1100±50℃、900±

4、50℃、1000±50℃。通过观察发现:点火温度在1050℃以上时,出点火炉台车表面呈红色,表面结壳厚度增加,铁质工具很难戳破。此时料层透气性变差,烧结负压升高,从机尾断面观察没烧透,烧结矿强度不好,碎矿较多。点火温度在950℃以下时,料层呈土黄色,表面结壳很薄,烧结矿发酥,强度不好。点火温度在950-1050℃时,料层表面结壳厚度合适,料层透气性良好,烧结负压稳定,烧结矿强度好。  (2)经过详细计算,混合煤气点火时助燃风和煤气比例大约为3:1时,煤气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最多,能达到适宜的点火温度。小于这一比例时,温度能满足要求,

5、但煤气过剩,造成浪费;大于这一比例时,温度低,空气过剩。由于实际生产中煤气热值和压力随时变化,必须对煤气瞬时流量和助燃风瞬时流量及时进行调整,达到点火温度要求,保证点火质量。  (3)提高料层厚度。1#烧结机由原来的500mm提高到700mm,因为料层增厚,料面与点火炉之间距离缩短,表面点火质量得到改善,气体燃耗降低,指标对比如下表。  (4)效果分析  ①在煤气热值≥2300kcal/m3、压力≥8kPa的前提下,1#机料层厚度在700mm、助燃风和煤气比例约为3:1时,点火温度达到950~1050℃,点火深度为20~30mm,烧

6、结矿强度好,煤气消耗低,指标见下表。  ②操作中应根据煤气热值和压力的变化,对煤气和助燃风比例及时进行调整,使混合煤气充分燃烧,点火温度达到工艺要求,保证料面点火质量。  ③点火时间控制在80~120秒,通过调节点火炉下风箱阀门开度来控制合适的点火负压,保证点火深度。风箱阀门开度在40~50%时点火负压适宜,点火深度合适。  (5)针对厚料层的工艺需要,制定出相应工艺制度:①二混实行雾化打水,强化制粒,保证混合料>3mm粒级比例>75%,改善混合料透气性;②使用好蒸汽预热,提高料温,削弱因料层厚度增加引起的过湿层增厚对透气性的影响。

7、要求蒸汽压力≮0.4MP;③在二次混合机内安装螺旋导料板,延长混匀时间,增强制粒效果。  4、实施效果推广应用情况  以上生产摸索实践完成后,除了在1#烧结机应用外,在其他烧结机也推广应用,即将点火温度控制在1000±50℃,煤气瞬时流量为<2400m3/h,气体燃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效果明显。  5、经济效益计算  对点火温度、煤气瞬时流量和风煤比进行严格控制后,烧结料层点火质量得到改善,表面强度好转,气体燃耗降低,同时成品率提高。1#机煤气单耗由2007年的18.24m3/t降低到2008年的16.65m3/t,降低了1.59m

8、3/t;成品率由2007年的78.3%提高到2008年的79.5%,提高了1.2%。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下:  (1)煤气消耗降低产生的效益:0.538×1.59×234.38=200.49万元;0.538(混合煤气价格)元/立方米;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