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

ID:21381834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1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_第1页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_第2页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_第3页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_第4页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舒斯特曼援引维特根斯坦所说“伦理学和美学是一回事”,认为这个话“给出了我们后现代时代美学和伦理学二者理论化的重要见解和问题的精辟表达”。它否定了“现代主义的艺术纯粹主义美学意识形态,这种美学意识形态普遍见于现代派诗歌及造型艺术的形式主义的抽象运动”。这个话概括地表达了后现代对现代审美主义的颠覆意思,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填平伦理与美学、艺术与生活之间沟壑之桥梁意向。一、伦理的审美生活与文化政治学从杜威到罗蒂和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都带有服从于更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目标的工具性。如果说在杜威那里美学还没有形成一种乌托

2、邦形态的话,罗蒂完成了这个政治自由主义的美学设计。舒斯特曼沿着这一思路,构想着一种与人类社会的未来联系着的“伦理的审美生活”一道德生活与审美生活的最终统一。关于伦理的审美生活理念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尼采“将一个人做成一件艺术品”对福柯的启发。尼采将艺术作为对抗基督教伦理和现代科技文明的救赎之道,以“重估一切价值”提出把人的审美冲动和能力与其哲学最高范畴“强力意志”联系在一起作为其“悲剧诞生”所认肯的“唯一价值”,他说:对于艺术世界的真正创造者来说,我们己是图画和艺术的投影。我们的最高尊严就在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之中一因为只有作为审美对象,生存

3、和世界才是永远有充分理由的”。111舒斯特曼改造了尼采的反道德成分,将道德与审美生活加以整合为‘生活艺术%试图进行更完备的理论建构。然而,伦理审美生活的涵盖极其广泛,包括伦理、美学、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内容,里面纵横着许许多多的边界,所以关于伦理审美生活的构想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有着很大差异。舒斯特曼对‘生活艺术”这一命题的诠释突破了“艺术”一词限于“美的艺术之审美创造”的狭窄范围的理解,推向一种人生终极性的高度,“这将决定我们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好生活,并且怎样选择引导或塑造我们的生活”。因为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的、政治的,也是伦理的和美学的

4、最终命题联系在一起,是从杜威伊始与社会改造并行塑造一种合乎人的美好生活的构想。这样的命题多少带有空想的性质,只要这种乌托邦没有化为现实,它就会在不同时代以不同方式和形态反复出现。舒斯特曼把这一构想最终落实于身体美学,而区别于罗蒂的政治美学乌托邦。在后现代,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再次在大众与精英对峙的层面上凸显了出来,它的表达方式,一是虚无主义耸人听闻的“艺术终结”和“文学死亡”等话语;一是建设性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由此分裂出文化消费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实用主义的代表保持着其一贯的积极向上的理论姿态和平民主义立场与中国代表当前文化消费主义

5、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相反的,虽然后者是从前者贩运并篡味。某种看来仅仅有关兴趣的“伦理”,舒斯特曼指出,正像我们一经出生就不得不“生活在某种时尚中”那样,我们要“怎样生活”的考虑,就一定是在某种时尚中的省思。由此可见,伦理的审美生活既然是对人所要选择的“好的生活”的设想,从道德和美学双重层面上回答“什么样的生活对人是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把‘人怎样呵护自己”与“人怎样认识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本质的问题。舒斯特曼指出,回答“对于人来说,什么生活在本质上是善的”,并把“对愉快或幸福的欲求”都归结到这种本质上面,

6、是建立在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什么对人类是本质的”基础上的。“对适当的人类生活来说,对什么是本质的’这种问题,仍然有非常不同的回答。我们想要知道的是,“怎样过我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我们祖先或后代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懂得:怎样调和农夫和股票经纪人、创造性的艺术家和工厂雇员、牧师和化妆师、科学家和赌场经营者的功能性本质”。舒斯特曼坚持“为了将自身创造为与众不同的个体必须懂得并尊重限制”。这种限制是每个人必须生活在其中的,历史地形成的共同体中的。人们相互关系的制约,任何独特的新奇的语言,都不过是不同的自我表达方式与工具,这种自我表达方式与工具的目

7、的当然是追求丰富多样和变化之突破式的。不过这种自我丰富化的追求仍然是在限制之中,而不是在摆脱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的历史空白之中。伦理的审美生活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现实的文化选择,通过审美活动与对生活的美学理想及日常的实践相连接,又通过政治道德理想与政治生活的实践相关联。因此,在美学上构想的伦理的审美生活与政治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一种文化政治学。这种“文化政治”也就是教授和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在大学校园特定社区的政治。它反射出知识群体自由思想的主体和本体的状况,同时起着社会良知的作用。舒斯特曼进而指出,“人文学者被市场压迫而成为流浪学士”,大学就经常是

8、“我们仅有的本地社区”,而“文化就是我们的栖身之地”。这是一个践行我们自由民主的优点的好地方,通过文化政治学使我们变得更好,“以一种哲学希望和信念激发的公共行为,増加我们的私人完善,享受共同关怀,成为更为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