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

ID:21392538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1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_第1页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_第2页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_第3页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_第4页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基于开放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完善摘要:在深入推进开放办学的背景之下,针对高职院校对学分制的实施动力不足的现状,指出完善学分制在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深化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开放办学本身对建立学分制实施保障体系也有诸多促进作用。  关键词:开放办学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保障系统促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分制探索与实施的现状  一般认为,学分制是以选课作为基础,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与质的基本单位,以取得最低的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一种管理制度。不少高职院校很早就关注学分制,并开展了一些理

2、论上的研究,有的把学分制作为一项教学管理改革,从教学制度的制定、教学文件的修订、选修课程的建设、导师制的实行等方面开展研究;有的则认为学分制的实施不是一项仅与教学有关的工作,而是牵涉学院方方面面工作的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于是,就有了在学分制条件下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学费的收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学生的社团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保卫工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从实践层面来看,有些高职院校目前实施的还是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而大部分院校也根据现有的政策环境和校情实施了学年制与学分制相融合的所谓“学年学分制”,即在

3、专业教学计划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但学生在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学习进度等方面的自主权还很有限,与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的实施还相去甚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但高职院校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的实践仍显得动力不足,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对高职教育开放办学的发展趋势的把握不够敏锐,导致了对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必要

4、性与紧迫性的认知不足,在惯性与惰性的阻碍下,学分制推进步伐的迟滞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开放办学背景下完善学分制的意义  目前,开放办学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提高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办学的开放性已在理念、机制、模式等不同的层面有所体现,在进一步地融入社区,密切学校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公民的终身教育,扩大与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高职院校还需继续深化开放办学,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使高职教育成为“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温家宝语)的需要。只有进一步敞开校门,给所有想来学习的人提供学习

5、的机会和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也正是高职教育的使命所在。  二是应对高考生源总量逐年下降给高职院校带来的生存危机的需要。以江苏为例,2010年全省参加高考的生源总量为52.7万,录取人数为44万,而据统计预测,到2013年,全省预测高考生源仅44万多,与现在录取人数持平,而到2014年,如果按现在的招生规模,全省高考录取人数就将超过报考人数,而且这一态势还将延续数年。因此,只有加大开放性,尽可能地拓展生源,在学生进得来的同时,还要力争留得住,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稳定地实现自身发展

6、。  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如何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开放办学的需要,已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其中学分制的完善就是自我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开放的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本身自成系统,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但如果把它办成孤立、封闭的“断头教育”,它的路就只能越走越窄。只有不断加大开放性,打通与其他教育类型的联系,建构起一座上下左右贯通的立交桥,才能最终形成现代职业教育完善的体系。这里所谓“上”是指上接应用性本科,也包括国外大学的本科;所谓“下”是指下通中职和普通高中,所谓“左

7、右”是指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的转学和选课。而这座立交桥能否真正贯通起来,从操作层面看,其关键则是完善的学分制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通过校际间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开展专本衔接将成为可能,满足协议规定的相关要求的高职学生可以在二年级结束后,直接进入相应的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两年,这对于增加高职的吸引力无疑是很有利的。而专本衔接的关键是本科院校对学生在高职阶段所修学分的承认或转换。  2.中职与高职是处于相邻层次上的同源教育,开展中高职专业课程学分连续累计试点实验,使得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能够实现有序的一体化衔接,这已被

8、公认为是中高衔接的核心和关键。  3.高中生也可在其毕业前一年利用业余时间到高职院校选修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