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

ID:33121586

大小:59.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0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_第1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_第2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_第3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_第4页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高等教育学论文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的探究郭艳,马捷(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推进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多课程教学形式下学分认定,有效地推动学分制管理的实施。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职院校;学分制实施;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学分认定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13-02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高职学院试行学分制的范式研究”(编号:2013Y198),

2、主持人:王念作者简介:郭艳(1970-),女,云南宁蒗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马捷(1977-),女,云南昆明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高职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因此,学分制的推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选择。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从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实施学分制管理才能充分体现重视学生个人发展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

3、理念。至今,全国范围内推广学分制已出现了四次“高潮”,逐步形成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目前,我国高校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分银行、学分转移、学分互认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出现了学分制改革的“第五次高潮”。许多高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课程建设等手段,有效地推动了学分制管理的实施。我校于2008年启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及积累,2010年成功完成将人才培养方案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融合,从2010级新生入校起正式实施学分制管理。我校在对学分制管理运行中涉及的关键环节进行全

4、面的分析和研究,借助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已形成一套可行的学分制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网络教学课程,以微课和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带动教学改革和学分认定改革。一、信息化管理是实施学分制的有效手段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习进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制为核心,以学分及绩点的计算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毕业资格获得的标准。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突出“三个自主”,即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及学习进程。在学分制管理下,存在着基于学生、课程、教学管理及教学资源四者之间的矛盾,纵然学分制管理方案

5、设计完美,但人工手段下实施学分制仍困难重重,因此许多高校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在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技术、课程共享和管理平台等技术的支持下实施学分制。二、学分制管理框架的构建1.课程设置。我校从2006年起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善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将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文化素质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实践课、专业拓展选修课、素质能力选修课6大类课程类型。并对各课程类型在修学学分的制定上做了相应的规定,如文化素质课32学分、专业群平台课16学分等。除了对课程类型做了统一外,

6、还对课程性质做了相关的规定,便于实施选课。如文化素质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实践课属于必修课,必修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和素质能力选修课属于选修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选修是学分制的基础。为把握住选修课的开课数量和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建设上普遍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综合考虑学生本专业能力提升、跨专业发展、就业针对性等需求。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每学期第10周由任课教师提出开课申请报专业系审核,之后交教务处初审,初审合格的课程,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听取新开课程的老师进行说课、评审

7、,评审通过后的课程,编制下学期选修课开课计划。经过近四年的建设,目前,我院公共选修课开设的总门次为158门五大类,即方向外语限选课、体育选项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职业能力提升类选修课、专升本模块课。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体现课程灵活性的重要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选课的空间。2.学生选课。我校目前开课分为院系开课及全校开课。选课形式对应分为院系级选课系统及全校选课系统,在排课及选课时间安排上以先院系必修的专业课程再全校必修的公共课程,然后再安排属于选修的课程,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正确选择而不会出现该选的课未选上的情况。在选课的实施上采取三轮选

8、课,第一轮选课主要针对专业必修课,此类课在开课形式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