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

ID:21480319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_第1页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_第2页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_第3页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_第4页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路对了,迈步就是成功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繁琐分析现象司空见惯。然而,要想“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促发展”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得――认清现象,反思现实,寻找方法;找对路,止住繁琐分析。  关键词:繁琐分析;点到为止;精讲巧练  2016年3月1日,当我把课表发到老师们手里的时候,有几个语文老师就跑到我的办公室,说他们的连堂课不多,问我这样排课他们怎么分析课文?我为之一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的老??还在滔滔不绝,一堂课下来老师如牛负重,学生如鸡斗败。不禁让我想起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的话“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作为

2、一线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繁琐分析现象司空见惯。然而,要想“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促发展”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得――认清现象,反思现实,寻找方法;止住繁琐分析的路。  一、认清现象  (一)繁琐分析披上了对话的外衣  记得我校一位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精读,和文本深入对话。但执教老师在对话的过程中没有重点,把本应该精炼的对话嚼碎了。层层追问,成了繁琐分析。  (出示句子: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

3、,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仔细读读这个句子,说说小狗为什么会欢喜?  生:它有救了,它得喝水了。  师:没喝到水之前的小狗是什么样子的?  生:可怜。  师:能用书上的词语来说吗?  生:哀哀地尖叫。  师:小狗在哀哀地尖叫,在哀求什么?  生:求水。  师:小狗可能会说什么?  生:小姑娘,我好渴,能给我点水喝吗?  师:小姑娘听懂了小狗的话,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小姑娘把小狗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生:善良。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

4、的深入,越来越追求教学的精细化。以上精读片段,和以前的繁琐分析如出一辙。教者虽然注意了让学生自己体会,但仍然有繁琐分析之嫌。  (二)繁琐的教伪装成繁琐的学  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课《听听,秋的声音》上所见到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对课文的内容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课文的哪几个小节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书。)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课文的哪几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喜欢课文的第一小节,这一节生动的展现了秋风吹动树枝的情景。  生2:我喜欢第三小节,我仿佛听到大雁在说

5、:“秋天来了,我们要到南方去了!”仿佛看到: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生3:我喜欢第二小节,这一节告诉了我,蟋蟀告振动翅膀发出声音,这声音和谐悦耳。  生4:我喜欢第六小节,这一节写秋的声音要用心体会,而且来无影去无踪。  生5:我喜欢第四小节,这一节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然界的秋天”比作“辽阔的音乐厅”,让我感受到了秋天的声音不但多,而且美妙动听。  生6:我喜欢第五小节,这一节写了秋的声音无处不在。  (学生把6个小节都汇报了。)  从表面上看,以上教学过程观念前卫,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际上,仔细一咀嚼,你会发现,这个片段从教师繁琐的

6、教变成了学生繁琐的学。  二、反思现实  (一)教材钻研不透,为繁琐分析提供了温暖的栖息地  作为老师都知道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学校为了帮助老师把握教材,备高质量的课,每周还举行了集体备课活动。但是,还有一些老师过分依赖教参,照搬教参上对文本的解读,对于一堂课要学到什么知识、训练哪方面的技能、进行哪方面的德育渗透、是否可以渗透法制教育等,自己心中模糊不清,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课堂上作无效提问,繁琐分析,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备课不备学生,为繁琐分析打开了一扇门  教师在备课时,关注过多的是教材内容本身,学生的心思、认知能力、知识的储备情况、个性差异了解甚少,课堂上一味地把“备”

7、的东西倒出来,不能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有些教师不相信学生已有的能力,唯恐其听不懂、记不住,认为讲得多,学生就记得牢、学得好;有时在教材的难点上作过度的挖掘,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繁琐分析,过度讲解。  三、寻找方法  (一)跳出“应试”怪圈,寻求自我解放  现行的教育,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师应转变“惟考”的观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目标,使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