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

ID:21489943

大小:2.38 MB

页数:147页

时间:2018-10-18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_第1页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_第2页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_第3页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_第4页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场心里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场心理调适与情绪压力管理周琳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AP高级咨询师广东省社会学会健康专委会副秘书长课程内容一、卫生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成因二、认识压力——压力的预兆和形成因素三、直面压力——职场压力心理分析和心理调适四、对抗压力——生理技术时间管理音乐治疗营养调理阿拉法特逝世的原因—— 长期心理战的结果阿拉法特遭到以色列长期围攻,这种长期高度应急状态的慢性应急状态,类似于长期爱滋病,生理免疫系统遭到崩溃。超常应急系统因长期应急反应而崩溃。应急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植物性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应急的综合性、防御性的肌体反应。他走得太匆忙 当“过劳死

2、”阴影笼罩…“大家都辛苦了,等手术做完,我请大家吃双皮奶吧。”07年11月18日深夜,广东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几位医生护士在为病人做术前准备,说话医生名叫郭予大,是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几分钟后,他就倒在了自己平日工作的地方,再也没有醒来。专家这样定义过劳死:“在非生理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几乎每个医生都是这样,压力大、加班加点手术,都有觉得累的时候,反思护理精英之死——34岁的丁艾梅护士长过早地离开了岗位,离开了需照顾的6岁幼女,假如她不是每天工作10小时的劳累,假如她能多休息

3、、早治疗,她能走得那么早吗?护士呼唤人性化管理丁艾梅死因是严重心肌炎,而这种疾病最大的忌讳就是劳累,如平时多注意休息,早治疗,悲剧可避免。从医学角度看,应该是“劳累过度”所致。在医院里,护士缺编、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护理成为真正的“高危工种”最近,调查机构对42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工作负荷等内容,结果显示:48.7%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55.1%有负荷感,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医护人员的压力来源1、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加上医疗资源短缺,医护工作异常繁重。表现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医疗纠纷日益尖锐导致精神

4、压力大,长期中夜班导致生物钟紊乱,三餐不准时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疾病。护理技术含量的提高,护士缺编,劳动强度增加,“累”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状态。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遭遇信任危机,“表面风光、内心彷徨”2、医患关系紧张:患者要求“保留证据”,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是医护人员压力的最大来源。诊断时,说病情严重,患者觉得医生吓自己想骗自己的钱;说没病,患者又认为医生没本事,诊断不清。开药时,开贵点患者怀疑想多赚钱;只开几块钱药又认为是“糊弄”自己。怀疑医生拿回扣,非请熟识医生“会诊”,反对医生手术方案。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压力。病人期望值过高: “我花了钱,你就得给我把病治好”3、期望值过高是

5、医务人员压力的另一来源。抢救时,要求医生“只有1%希望也要尽100%努力”,但医学水平和治疗技术有限,病情难预料。4、高强度的工作、职业本身巨大的责任性与风险性、知识不断更新、继续学习与晋升等都是医务人员压力的来源。医务人员特殊的岗位、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心理压力决定了比平常人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目前约10%医务人员存在焦虑失眠,使医疗技术难以发挥。一旦投诉,压力会恶性循环,导致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影响工作效率。对于现在的执业环境,医生很“郁闷”,感觉没有安全感,面对医患纠纷,唯恐避之不及。造成工作倦怠的诱因不能获得提升;工作负担太重;投入得不到相应回报;对上司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

6、人际关系紧张与单位强调的价值追求格格不入;组织不能为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建议得不到领导重视;规章制度不够合理。认识压力:压力预兆和形成因素压力也叫应激,这是促使一个人的精神、思想以及身体状况处于紧张状态的条件。来自中国抑郁症的情况报告全世界心理疾病已成为第四大疾病,全球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英国一半的妇女服用抗抑郁药。我国抑郁症患者占总人口的4%—8%,约5500万人,导致自杀人数为80万人,远超过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万人。每2分钟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可怕的是,约90%左右的抑郁患者没有意识到并及时就医,成为隐匿在社会中的定时炸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警告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7、)资料,1990年中国精神疾病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居首位。——患有精神障碍的人数约6500万,最严重的是抑郁症、狂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妄想—强迫症、酒精滥用以及痴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定义“不但没有躯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工作压力对人生理的影响——压力曲线的启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压力曲线——注意“以己推人”的错误压力有积极压力和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