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

ID:21527787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_第1页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_第2页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_第3页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_第4页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粹中医 健康中国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粹中医健康中国张群摘要: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实践领域,西方医学传入之前的几千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近代以来,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卫生健康问题,中医也不断与时俱进,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医强调的辨证施治、天人合一使其能够亘古至今。在理论范畴,中医的整体思维至今

2、都冠绝世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的巨大价值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知。而中药和古方也为现代制药和治疗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然而中医目前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上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医的推广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的传承面对巨大挑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阐释。关键词:国粹唯物论辨证论治阴阳五行治未病7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医学,被誉为国粹。中医诞生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原始

3、社会,也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医学理论体系,它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在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即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如《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再有,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

4、,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故《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这种相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人类不仅能主动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能改变自然环境,以有利于与人体的生存与健康。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辩证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7中医

5、的另一个特点: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核心,突出了个性化的中医思路,强调以人为本,以阴阳为总纲。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辩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临床的基本原则。中医不仅在治病中有其特有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而且在养生、防病、保健中也独树一帜。《黄帝内经》中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意思是好的医生常常防病于未然,能在病情发作之前得其医治。中医讲不要等到病已成时才救治

6、,那样非常困难。有些病不得治,要在日常生活中防微杜渐,不让病成。相传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家三兄弟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位最好?”扁鹊答曰:“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于发病之前,由于常人不明就里,所以无法出名;中兄治病,常治于病情初起之时,常人以为他只能治这些小病,故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病于严重之时,常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以为我医术高明。”连扁鹊这样的名医也认为只有长兄医术最好,可见“上工”难求。“上工治未病”7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7、,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管用的救急方法,掌握治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忽视了养生与保健,常常饮食不节、睡眠不足、烟酒无度、情志失调、缺乏锻炼等,遇到身体不适一般选择扛过去,其实这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大部分人往往处在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的核心理论是“天人合一”。它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天”指大自然,“人”指身体,

8、“合一”则是顺应的意思。从大的方面理解,天人合一是讲人和大自然、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人生存在大自然中,既要保持自身的规律,又要顺应宇宙的规律。从小的方面来说,天人合一就是指导我们生活在自然中,怎样求得平衡,怎样拥有健康。“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说起来像是大道理,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在细节上的和谐,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需要一点点去磨合。它特别提倡重视后天养护的作用,每个人的先天基因决定了身体的基础,后天则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生命的质量。也就是说,要尊重先天,但不能放弃或忽略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