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

ID:21603030

大小:14.13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0-19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_第1页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_第2页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_第3页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_第4页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的预后与康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卒中的康复概述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合并症与并发症概述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疾病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疾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异常 颈动脉狭窄 肥胖 缺乏体育运动 血液病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饮食不合理其他可能危险因素多发病我国年发病率约210/10万死亡率高约65/10万致残率高幸存者中有约75%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度致残花费高我国每年用于脑血管病防治的经费估计高达一百亿以上康复评定目的确定患者的障碍类型及程度拟定治疗目标、治疗方案确定治疗效果进行预后预测等康复评定贯穿于

2、治疗始末功能评定个体活动能力评定社会参与能力评定运动障碍(瘫痪、不随意运动、肌张力异常、协调运动异常、平衡功能异常等)直接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失认症和失用症智力和精神障碍大小便障碍继发障碍运动系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肌力及肌耐力下降、异位骨化呼吸系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心血管系统直立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心肺功能下降消化系统便秘、腹胀等泌尿系统尿失禁、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其它(褥疮、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异常步态、误用及过用综合征等)中枢性偏瘫的特点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2)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3)典型的痉挛

3、模式(上肢屈肌优势,下肢伸肌优势)偏瘫病人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习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这种反应称为联合反应。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偏瘫常见的一种肢体异常活动表现。当让病人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活动,并形成特有的运动模式,并在用力时特别明显。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肩胛骨∶上提、后缩肩∶外展,外旋(内旋)肘∶屈前臂∶旋后(前)腕∶屈指∶屈,内收拇指∶屈,内收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肩胛骨∶前伸,向下;肩∶内旋,内收;肘∶伸展,旋前;腕∶微伸;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

4、下肢屈曲共同运动骨盆∶上提,后缩;髋∶外展,外旋;膝∶屈;踝∶背屈,外翻;趾∶伸下肢伸展共同运动骨盆∶下降,后缩;髋∶伸,内收,内旋;膝∶伸;踝∶跖屈,内翻;趾∶屈曲,内收。典型的痉挛模式部位表现头部上肢躯干下肢足趾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健侧肩胛内收后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向患侧侧屈并旋后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足跖屈、内翻屈曲、内收(偶有拇指伸展,表现出明显的Babinski征)运动功能评定(不宜采用肌力评价

5、法)Brunnstrom评价法Bobath评价法MAS上田敏法Fugl-Meyer评价法Brunnstrom评价法Ⅰ级弛缓,无任何运动Ⅱ级出现联合反应,不引起关节运动的随意肌收缩,出现痉挛Ⅲ级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Ⅳ级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Ⅴ级痉挛减弱,共同运动进一步减弱,分离运动加强Ⅵ级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大致正常其它功能的评定言语障碍评定认知功能障碍评定大小便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个体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转移能力、运动能力、交流、社交)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生活满意

6、度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传统医学康复工程环境改造**康复目标:通过综合的措施(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为主),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治废用和误用综合征,减轻后遗症;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使用代偿手段和辅助工具等,争取患者达到自理;通过生活环境改造、精神心理再适应等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一)主动性康复训练应及早开始国际普遍认为:病情稳定后24-72小时一般而言,95%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病情不再加重绝大多数患者可在发病一周内开始康复训练早期开始康复活动,可有效避免“废用综合征”的出现推迟开始的康复会使本来可以避免

7、的并发症出现和加重(二)主动性康复训练应分阶段进行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恢复遵循一定的模式阶段康复措施应分阶段进行,各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超越阶段的处理易于引发误用综合征(三)要进行全面的康复处理多学科的全面合作康复过程要全面的考虑患者、家属、专业人员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发病且病情稳定后1-2周,相当于BrunnstromⅠ-Ⅱ期)早期开始康复以预防废用从床上的被动性活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性活动预防可能的并发症为主动性训练创造条件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该阶段训练主要在床上进行1、保持抗痉挛体位和体位的变换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预防褥疮摆放

8、要点: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2、关节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活动受限,促进肢体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