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ID:21613313

大小:354.50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8-10-19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_第1页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_第2页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_第3页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_第4页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林晓云1教学目标----识记说出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和分类说出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陈述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和各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陈述临床教学的主要形式2教学目标----理解正确解释下列概念: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临床教学、临床实习、临床见习、带教制3教学目标----理解说明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缺点比较临床见习与实习,说明其各自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环节比较临床教学的各种方法,正确说明它们各自的教学作用、运用方法和要求4教学目标----运用根据上好一堂的基本要求

2、,正确、恰当的分析、评议一堂课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份符合规范的教案能为护生制定一份在临床实习的教学活动计划5第一节护理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及特点四、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6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organizationalformofteaching),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即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是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7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和

3、生活经验的传递主要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进行的,教育途径也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学校产生。教育从此走上了与社会生产劳动相分离的道路,学校教学成为教育最主要的途径。8教学的发展阶段,最初是“个别教学”,再后“班级授课制”。目前已形成以教学为主,教学、课外活动、咨询与辅导等并举的崭新格局,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教育途径也将得到不继的丰富与发展9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古代是师带徒的个别传授16--17世纪初有了班级教学的尝试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为西文学校普遍采用中国始于清朝同治元

4、年北京京师同文馆18--19世纪出现的导师制20世纪出现了更多的因材施教……10书院文化概念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是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书院起于唐,盛于宋,止于清末学制改革,历时近千年。是高级形态的私学;主要传习理学可以自由择师选生;兼有藏书和祭祀的功能11我国的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在河南商丘嵩山书院在河南登封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白鹿书院在江西庐山12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个别教学制(Individualinstruction)(与个别化教学有区别)集体教学制(Groupinstruct

5、ion)班级教学制(Class-basedteaching)贝尔——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Dolton)文纳特卡制(winnetka)13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特朗普制不分级制选科制复式教学制14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及特点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15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Class-basedteachingsystem):按年龄与知识程序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16班级授课制----特点教学的集体性统一时

6、间,学时规定固定环境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理论知识17班级授课制----优点: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效益接受知识较全面而系统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率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18班级授课制----缺点: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主体性或独立性难发挥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差19(二)小组教学形式小组教学(groupteaching)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目的: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个人和集体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20小组教学----优点有利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开

7、展项目或作业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助于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便于教师了解学生,适当指导21小组教学----局限性教学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比较困难教师发言时控不当影响师生、生生间相互作用保证所有成员积极活动有难度教学进度不易控制22个别教学在班级中由教师针对全班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设计教学或学习计划,亦即“个别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izededucationalprogram,简称IEP),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亦即提供个别化教育方案。23个别教学其

8、方法有:1.调整学生的学习速度2.提供多样性的教材内容3.调整评价标准4.调整教师角色与任务24个别教学—优越性允许程度不同的学生按能力选择学习条件,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获得学习效益自定进度自负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允许教师化更多时间关注个别学生学习时间与空间灵活性大25个别教学—局限性缺少师生、生生间作用与多样化教学,不利于个性发展非所有学生与教师均适用缺乏自学性学生将拖延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