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

ID:21633150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_第1页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_第2页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_第3页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_第4页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作文指导课的几点认识作文,始终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文指导课,本身应该重在指导,而且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不能只是简单地出几篇文章,讨论一下,分析一下便算是指导了,那样太肤浅,太单一,没有变化,容易流于形式。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教师的头脑中似乎有一个误区,觉得材料选得越多越好,这样的课堂才丰富、充实。于是,任课教师不辞辛劳,四处搜集,自以为琳琅满目,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了。但一节课上下来,教师们大多感到不尽如人意:学生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启而不发,教师只好自问自答,课堂收效甚微。  如果为师者冷静思考,反复

2、推敲,跳出师者的圈子,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就会发现,自己所做的都仅仅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有些设计甚至华而不实,流于形式。一节课上,教师手忙脚乱,忙着做幻灯图片的解说员,忙着按自己的设计来完成自认为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应接不暇,辛苦异常,根本无法照顾学生。更何况,有的教师此时心中根本就没有学生。学生也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被教师牵着鼻子,“任意东西”,不知所措。一堂课貌似热闹,而实际上,学生脑子里空空如也,笔记本上也了无痕迹。在学生看来,我只需要一种方法,材料无需多,只需精,不求数量,只求质量。“窥一斑而知全豹”,“尝一脔肉而知全鼎

3、味”。能根据一则材料,切切实实地理解和掌握,之后便可以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我承担了一节高级教师示范课的任务,要求上作文指导课,课题为《学会作点辩证分析》。起初也犯了上述错误,通过冷静的思考,之后对教案进行大刀阔斧的删改,力求体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具体说明如下。  一、避免大量的、空洞的、繁琐的理论指导  依托课本,朗读课本,对课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既发挥了课本的作用,体现了课本的重要性,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下面的拓展做好了铺垫。  二、忍痛割爱,将原来准备的四篇材料减为两篇,节省时间,提高利用率  三、抓

4、住第一篇材料,从构思到行文,逐一分析、理解,反复朗读和思考,引导学生考虑:下面将写什么?怎样去写?之后再比照例文来理解  1.出示第一个练习:当今社会,“时间就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著的阅读;大部头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名句”。这样,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只需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  2.之后,没有直接给出例文,而是让学生讨论:你将怎么写?从哪些方面

5、入手?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再出示例文。在出示例文时,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用切割、分块的方式逐一显现,让学生逐步理解。首先出示了文章的第一、二段。  3.让学生讨论:以上段落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段中的“可是”“可是谁能保证”“可以说是”“的确”等词语。之后明确:第一段写了“正餐”的益处,也指出了“正餐”存在的问题。第二段写了“文化快餐”的有利的一面。  4.启发并讨论:下文该如何写?应该写些什么内容?之后出示例文的第三、四、五段。讨论:以上文段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可是话又得说回来”“因此”“所以”等词语,明确第三

6、段写了“文化快餐”的弊端。第四、五段:将“正餐”与“文化快餐”做了比较,鲜明地表明了态度。  这样就使学生针对一篇文章,理清了思路,明白了怎样做才是辩证的分析,才能使文章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四、对第二则材料的处理,则略有变化,从整体上进行梳理  1.出示练习:英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叫《约翰逊的鞋子》。话说英国有一种交换鞋子的风俗习惯,你往马路上一站,摆出一种特定的姿势,表示愿意和别人换鞋子;别人愿意的话,那么你得出点钱贴给对方。约翰逊那天就这样在十字路口和别人换了鞋子。换了之后穿上觉得仍不太合适,于是继续再换,钱一次次贴了很多,直到傍

7、晚才好容易换到一双鞋,穿在脚上舒适无比。他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在灯下仔细一看,却原来是早上穿出去的那一双。  2.学生讨论:如何辩证地分析问题?如何确定思路?  3.出示例文。  4.例文欣赏(进行整体阅读)。  引导学生抓住“我觉得道理远非如此简单”“首先”“第二”“总之”这些词语,明确这篇文章运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将“该换,要勇于尝试”这个论点论证得清清楚楚。  五、总结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入手: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你想到些什么?  2.对本节课的内容及相关的知识,你有无不同的理解?  借此机会,

8、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做总结。  六、布置作业:完成书上的片段练习  通过上述更改,我在课堂上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授课的同时,还能充分注意学生的接受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