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ID:21687709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_第1页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_第2页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_第3页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_第4页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对于幸福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辞海》中这样界定幸福:“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在此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幸福既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N自我实现。  幸福观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与观点,这方面的研究在西方社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对幸福观及幸福观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幸福观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观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途径与方法、幸福观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这些研究比较零散,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表现在幸福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未能全面地渗透进课程体系中。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涉及

2、幸福的教育,是以幸福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探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时,需要对中西方关于幸福观教育的文献加以梳理。  一、中西方幸福观研究溯源  1.西方关于幸福观的研究溯源  现代西方幸福研究的思想基础与历史背景源于古代西方人生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即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基督教神学。基于此,西方的幸福研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理性主义幸福观、经验主义幸福观与基督教幸福观。  理性主义幸福观与经验主义幸福观割裂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不客观的;基督教幸福观则追求虚无的来世幸福。这些幸福观的观点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2.国内关于幸福观的研究溯源  现代我国有关幸福研究的思想基础主要源于历史上的儒、

3、道、佛三家的人生哲学与伦理学体系,在此主要阐述这三种思想体系中的幸福观。  儒家的幸福观把人的感性生活与道德修养对立起来,认为有德性修养才是人生幸福。道家学派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见素抱朴”的幸福观,认为只有合乎道或自然,顺应人和物的天性才是真正的幸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消极的避世态度,在精神上追求自由,做到柔弱无为、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以达到逍遥自由的人生幸福最高境界。  道家的幸福观与儒家的幸福观有很大的区别,道家虽然也讲圣人的品格、人生的理想境界,但与儒家说法不一样。儒家讲究积极进取,追求功名,而道家则主张清净无为,顺应自然;儒家强调对人们自然欲望的压制,而道家则崇尚返璞归真,过原

4、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佛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认为世间充满了苦,要把人从苦海中解救出来,就得使人通过修行,证得究竟的常乐,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综上所述,中西方有关幸福观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表现在提出与幸福相关的诸多问题。例如,幸福的实质、幸福的类型、幸福产生的条件、获得幸福的途径等。  众多思想家对有关幸福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对后人科学地研究幸福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思想家对幸福的探索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幸福、幸福观、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与论述较多,但对于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实践成果不多见。  在中国期刊

5、网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为检索项检索2006年至2016年这十年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以“幸福”为检索词可以查阅到近93000篇,以“幸福观”为检索词可以查到1431篇,而以“幸福观教育”为检索词只查到190篇,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为检索词检索到的文章就更少了,仅有95篇。这反映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  1.国外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  当前,国外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比较欠缺。具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著的《幸福的方法》,著作中介绍了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获得幸福”,并在学习中学会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泰勒?本?沙哈尔通过对幸福的概念及幸福的重要性的阐

6、释,让学生了解获得幸福的普遍原则。  由国外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看来,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界定幸福的内涵、具有代表性的幸福观、主观幸福感,而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的专著很少。  2.国内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观教育的价值探索、幸福观教育现状、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加强幸福观教育的对策。这些研究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操作模式。笔者将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1)关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价值的研究。范双利、刘新秀(2007)认为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改

7、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柴素芳(2013)则认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吴璇(2009)强调幸福观教育是教育之本义所在。  (2)关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内容的研究。陈贻忠(2003)认为幸福观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幸福观教育、过程幸福观教育和社会幸福观教育。柴素芳(2013)则认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强化生命教育、涵育道德品格、实现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