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

ID:21694382

大小:5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3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_第1页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_第2页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_第3页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_第4页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专题讲座  主讲人:常玉英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平顺中学  常玉英一、四种史学范式的观点及在典型试题史学观点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观点,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观点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观点,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让命题专家和学生在解读和诠释历史时,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上看下看,内看外看,左看右看,任何

2、一“看”的加深,都有助于对整个历史进程认识的加深。多元并存,相互争鸣,彼此宽容,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考命题的最佳视点。1、整体范式(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及典型试题(1)、主要观点“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整体史观对中学生来讲,最突出的应把握两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

3、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15《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专题讲座  主讲人:常玉英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

4、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史观”兴起。(2)、用“全球史观”指导的命题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全球史观”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例1:(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第23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

5、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15《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专题讲座  主讲人:常玉英  此题是直接用"全球史观"的概念命题,考查考生对这一史观的了解情况. 例2:(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第40题)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

6、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

7、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  15《主要史学观点与高考命题》专题讲座  主讲人:常玉英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

8、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  这题一反常规的做法,不是从欧洲工业化的影响,即“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