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

ID:2169943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_第1页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_第2页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_第3页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_第4页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人性化管理的现状摘要基于普通地方高校一定的实践调查,以人性化管理研究为中心,将人性化管理方法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详细列举出其中优劣关系并倡导各大高校实施学生人性化管理方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管理人性化  :G647.2:A:1002-7661(2011)09-0006-02    纵观当前地方高校管理的实际,我们就会发现,在地方高校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常常习惯把管理对象物质化,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双向沟通、共同参与的互动效果,管理渠道的封闭,形式单一,限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管理环境也往往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管理内容与客观现实结

2、合不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大学生思想和能力的社会化进程。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缺陷,使得地方高校管理的效能大打折扣。因地方高校管理方案不当而造成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事故也不断发生,故学生和老师对人性化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一、地方高校管理队伍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班主任、辅导员经常到宿舍跟学生谈心,学生有什么问题找组织就可以沟通解决。现在大不一样了,地方高校管理者与学生是很少见面的,更谈不上与学生还有什么生活上的交往。有时甚至还存在着官僚化和行政化倾向。  在地方传统管理模式中,每一次的管理都是管理者通过或者命令条式一

3、级一级传达下来,似乎任何管理都只能绝对服从而绝非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种要求性、强制性、自上而下的管理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得管理工作困难日益加大。管理者对一般同学没有任何了解,特别是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而言,这无非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苦衷:国家每年对高校发放如此多的助学金,有些就是因为管理者缺少对同学的了解,凭几名同学的举荐就把助学金随意地安放下去,这其中真正的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国家的帮助。  从学生管理理论来讲,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这决不是“老板”与“下属”的关系,学生是高校的“主人”,而

4、绝不是被人使唤的“打工仔”。这样,学生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学习中只能是被动的服从,难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也不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试想一下:在一个人人格得不到尊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环境中,其心情怎能舒畅,其创造激情、创造性从何而来?感情因素对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学生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是最起码的要求。但仅有关心爱护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管理者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  在地方高校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处于一种特有的主导地

5、位,在教育过程中,管理者很容易把受教育者当做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容器。这样,难免把学生作为学习工具来进行改造,把学生看做是没有生命的客观物体,不重视学生兴趣和需要,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故在管理过程中待人处事缺少关心、尊重和帮助的热衷。    二、地方高校环境问题  学校环境包括学术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地方高校因其在教师资源、生源质量以及所处城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其在学校环境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地方高校不如国家直属的重点大学,有很多大师级人物。但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的教师用心教育,勤于辅导,多表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在

6、平等、宽松、活泼的情形之下,在教师的关怀与鼓励中,不断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体验到学习的进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自信,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我想这无疑是培养一种浓重学习氛围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手段。  其次,在地方高校,因为其大多数新生都于一些小城镇和农村;不少学生因为其没自信或是普通话讲不好,不敢与老师甚至学生交流,缺少一种心灵上的互动。  最后,地方高校管理游离于社会之外,与社会相脱节,每每以“一方净土”自居。但学生一旦接触社会,面对信息爆炸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其辨别能力、抵御能力、防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都受到严重的挑战,所以就有了“高校五天教育

7、不及周末两天社会影响”的说法。因此高校管理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同学社会实践经历,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同学们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在高校这个鸟笼里让管理者为我们开辟模糊地“道路”!    三、学生教育问题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而地方高校由于自身的因素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不仅地方高校的老师存在问题而且学生本生也有诸多的不足。  教师的不适应。首先是数量不够。合格教师的培养是长期的事,特别是大学教师。地方的学生数量增长太快,十年增长了五倍,而十年不可能培养出五倍的合格大学教师。其次是“质”。地方高校有许多

8、好教师,热爱教学和科研、热爱学生。但是,也有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师,还存在学风浮躁、教风浮躁、急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