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ID:21704256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_第1页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_第2页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_第3页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_第4页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唐耀仙(清远市连山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32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331-02【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情绪反应和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及治疗依从性。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对饮食、用药、运动、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识,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结论经有效的心理疏导及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后,调整了患者心理情绪,

2、对于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糖尿病心理分析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终身代谢性疾病,由于病程长,不能根治,并发症多,患者的心理活动也与其他疾病病人不同。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心理支持,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改变心理状况,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木文分析了36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及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就医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3、共360例,灼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0例,女性150例,年龄20-82岁,病程1个月-20年之间,这些病人除具有较典型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外,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2方法1.2.1首先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调查表格,然后充分利用治疗及护理吋间与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流[1】,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民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遗传家族史,环境因素,体力活动,个人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心理因素,血液生化情况(血糖、TC、TG、HDL-C、LDL-C),治疗用药情况及对本病的认识水平等,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1

4、.2.2收集资料后,及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对饮食、用药、运动、行为、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1.2.3健康教育形式:通过幵展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班、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个别指导,并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还定期随访和指导医疗用药。1.2.4效果观察指标:观察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的变化情况。1.2.5统计学方法由专人及吋进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汇总。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疏导前

5、后比较: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疏导前后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经有效的心理疏导后,患者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均冇不同程度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疏导前后比较2.2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2。从表2可见,经健康教育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比教育前好,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2.3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比较见表3。从表3可见,经健康教育后血糖值明显低于

6、教育前,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比较组别例数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教育前18011.2±2.916.3±2.7教育后1807.8±2.812.1±2.91.讨论3.1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3.1.1愤怒、悲观和失望心理当患者得知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没奋根治的可能,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加之必须终生控制饮食,常冇一种愤怒情感,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情感脆弱,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有些患者认为患病与

7、父母有关,将愤怒、不满的情绪针对父母。针对此种心理状态,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并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吋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以解除苏压力,并请恢复较好的患者介绍经验,消除患者悲观,愤怒和失望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1】,以达到最佳效果。3.1.2+不疑、满不在乎和抗拒治疗的心理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接受治疗,不注意饮食,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儿,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

8、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