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

ID:2175617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_第1页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_第2页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_第3页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_第4页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葸义一、西方后现代转向西方哲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了第四次转向后即出现现代思潮。“后现代理论”源自于奥尼斯在1934年所发表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所用到的术语,gp“Post-modernism”。直到1979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出版了《后现代状态》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后现代哲学潮流,也就是笔者所说的“第四次转向”。(一)“后现代”概念的理解从时间的角度来分析,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起,我们称之为“近代”。然而,在西方“近代”和“现代”是密不可分的,西方哲学的“后现代”是相对于“现代”而言,这两者的区分通常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

2、,也可以说是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在此之前称为“现代”,之后称为“后现代”。从内涵的角度来分柝“后现代”是以当代为基础,从未来的角度来分析过去和今天。因此“后现代”是一种相对于当代和现代的超前意识,将“现代”的死亡和“现代”的新生同时赋予了意义。(二)“后现代”的主要特征西方后现代主义是对其传统文化的批判,西方传统哲学十分强调概念的真实性,推崇“超验”,崇尚理性,尤其是在对主客观的认知上,支持“主客二分”的观点,主体征服客体,并为客体所用。首先“后现代”对传统哲学的主体性哲学进行批判。主体哲学强调的是客体对主体之间的附属关系。长期以来,这种思维方式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但同

3、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给西方社会长远的文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后现代”主张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认识论强调用理性去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这一观点忽略了对人的认识,人不仅有认识的环节,还具备情感、意志以及本能等环节的功能,而传统的认识论中并没有把人的所有环节作为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利用,因此“后现代”现对于传统认识论而言,更强调对人的感情的提倡。(三)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转向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革命的不断进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现代主义哲学主要是指笛卡尔开始的理想主义哲学,例如以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孔德的实证主义

4、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正式进入哲学讲坛是在1979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出版了《后现代状况》一书之后,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首先,后现代主义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批判性质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自我反省。由于长期以来奉行的人与自然对立,人类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最终人类自食恶果。可见,后现代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家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开始自我认识的转向,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发展的警示。其次,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转向是以对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为己任,进而形成建设性思考的过程。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或后现代社会后,社会的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以及交流方式也

5、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崛起,充分显示了西方哲学思想的新动向,也表明了现代主义哲学被质疑和反叛的必然性。因此,倡导一种能够适应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成为西方哲学家们的重要任务。后现代主义的转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西方哲学建设性思考形成的重要动力。例如,在后现代主义哲学转向中,重新对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公平、平等、和谐的观点,也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双赢”的依存主义等。同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转向并非绝对科学,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主义哲学观念采取的是完全否定的态度,对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的

6、问题分析过于偏激。后现代主义将自身与现代主义建立了完全对立的两极关系。例如,后现代主义否定了事物存在相对稳定性和普遍联系的关系;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也给予了否定的态度。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在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欺骗和虚假以及不合理性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忽略了现代主义哲学中的一些优秀文明的成果。这是西方后现代转向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也是后现代转向的一大损失。二、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入后现代主义转向时,中国哲学尚处在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西方后现代转向相对于中国哲学的转向而言,如何看待中国哲学的意义,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十分重视的问题。笔者就结合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从某一层面对中国哲学的

7、当代意义进行探讨,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意义的三大观点第一,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差别主要是时代性的差异所致,西方后现代哲学的转向基本上表明了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由此提出了“中国后现代主义”的主张。第二,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差别主要在于名族性质的差异,认为西方后现代转向代表了与中国哲学完全不同的哲学取向。这两种观点都是立足于对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差异上进行的分析。另外一种观点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