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

ID:2184762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_第1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_第2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_第3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_第4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广场文化现存缺点,剖析了其深刻内涵;同时笔者根据其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策略。希望该研究能为其他兄弟城市或单位的广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广场;文化;和谐社会  :G114:A:1006-4117(2012)01-0197-01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剧,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随即带来的时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极大需求。广场文化作为我国城市大众化的一种娱乐与休闲形式,其集民俗、商业和体育文化于一体,是广大市民互相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它也是政府与人民互动共创的一种创新载体。因而,广场文化成为

2、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一、广场文化现存问题  由于广场文化是一种新型载体,在我国发展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对于建设广场文化没有相关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在我国目前的广场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广场文化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于广场文化的内涵不能够很好的认识,因而导致市民公众的互动性、参与性低,不能很好满足公众需求。二是活动内容寡味。一些地方的广场文化重点放在政策的宣传或者作为一种政绩工程来做,片面追求形象、效果、场面,一味满足领导的需求,而大大忽视了群众的感受。亦即活动内容不能满足群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得不到公众的认可。三是有些城市对于广场的修建不能很好规

3、划,广场面积、绿地面积、人口容纳等不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内涵  广场文化,是城市广场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展示出来的文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一)自觉参与,自愿参加。广场没有围墙,参加文化活动没有行政命令和纪律的约束,全凭自觉参与,自愿投入,自娱自乐,充分地体现了群众文化的自愿参加的原则。  (二)环境优美,活动频率高。其内容不仅包含了有文化气息、体现较高美学内涵的广场建筑物、构筑物、植被和水体等,还包括各种文艺表演、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公众参与性、互动性活动。广场文化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形的平台。该平台尽管不是日常性的,但它也是经

4、常性的。  (三)无制约性,内容多姿多彩。广场文化的另一特点是没有场地条件的制约,公众随意进入场地,可免费进行观赏,同时义务参加演出,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这一特点相对于室内文化场来讲,显示了其特有的文化魅力与深刻内涵。  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策略  (一)广场文化机制建设。机制创新广场文化要坚持事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思路,就要不断创新运作机制。一是要体现“三大”开放的新特点:开放的组织形式;开放的演出内容;开放的基础队伍。比如,浙江省平湖市文联做的相关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就呈现了这“三大”开放,组织形式由社区文化宫、街道文化站和区文化馆联手推出,资源共享;演出内容

5、应有尽有;基础队伍全部是开放式的,有社区居民,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二是要体现广泛参与的新特点:党政部门、新闻媒体、演艺界、企事业单位和青少年广泛参与。三是要体现示范交流的新特点,主要是艺术品位的示范和运作机制的示范。激励人自觉参与广场文化,形成跨地域的中外文化交流,跨区域的文化企业合作,上下横向联动,行业之间学习观摩,外来文化不断引进。  (二)广场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建设。广场文化活动要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注重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和谐。我们只有赋予广场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内涵,才有可能使其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广场文化建设要充分了解公众需求,落实文明导

6、向,只有让公众主动参与、积极互动,才能实现公众创造和享受文明的最终目的。此外,在创办各种活动时,还要紧随社会文化主导,做到政府公众都满意。2、考虑周全,积极踊跃。各级各地政府在创建广场文化时,要从多视角全盘考虑,要形成从自发到自觉,从要我办到我要办的良好态势。3、与时俱进,精泛互补。广场文化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形式多样,要以其开放性和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为其魅力所在。相关活动文化的体现还要与社区文化紧密相连,做到活动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粗精结合。从而,让公众达到学习文化、展示自我、提升素质的目的,进而广场同时成为城市展示文明程度和风貌的窗口。4、情操浸染,循序渐进。对于公众文化的传

7、播,要注重以较强的视听冲击力,使其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同时,在人文环境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当然更不能“一锤子买卖”。  (三)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创新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科技时代,广场文化不在舞美、灯光、服饰、音响等硬件设施上与时俱进,其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广场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与功能的拓展是辩证的关系:只有创新才能拓展,不创新,拓展则成无本之木。  (四)拓展广场文化的功能。1、以民为本,结合民生。拓展服务功能文化馆、站要以人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