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brenner瘤

卵巢brenner瘤

ID:21860435

大小:96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0

卵巢brenner瘤_第1页
卵巢brenner瘤_第2页
卵巢brenner瘤_第3页
卵巢brenner瘤_第4页
卵巢brenner瘤_第5页
资源描述:

《卵巢brenner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卵巢Brenner瘤卵巢Brenner瘤(勃勒纳瘤)1907年由Brenner命名,勃勒纳瘤由表皮上皮向移行上皮分化而成,又称纤维上皮肿瘤或移行细胞瘤,在组织学上与尿路上皮相似,1992年WHO将其归类于移行细胞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是卵巢所有上皮肿瘤中最少见的一种。按WHO分类,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于50岁患者占50.5%-70%,恶性勃勒纳瘤比良性发病年龄大约晚10岁,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少数为双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常与卵巢囊腺瘤合并发生。临床表现良性Brenner瘤大多数无症状,约半数在其他肿瘤诊

2、断或手术时发现。交界性Brenner瘤,单侧多发,最大直径8-32cm,症状可有阴道流血,腹部增大,治疗主要为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很少复发,预后较好。临床表现恶性Brenner瘤,单侧或双侧发生,体积较大,平均直径14cm,常见症状为阴道流血、腹胀、腹痛等,偶有腹水,治疗按卵巢恶性肿瘤分期决定手术范围,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尚有争议,预后很差。影像学表现典型CT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实性或囊性软组织肿块伴钙化,良性者多呈囊性或囊实性,常多房,囊壁薄而规则,无分隔或分隔光整,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晰,部分病例可合并有胸腔及盆腔积液,称Meigs综

3、合征(指卵巢良性实体肿瘤合并腹水,当肿瘤切除后,腹水消失)。良性勃勒纳瘤囊实性肿瘤多与其他囊性新生物合并发生,增强后实性部分多呈轻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交界性肿瘤多为实性,与周围分界欠清,增强后呈中度强化。恶性Brenner瘤囊性部分可见壁结节,增强后壁结节呈中度强化,常侵犯周围脏器、血管,并有盆腔淋巴结肿大。鉴别诊断卵巢实性勃勒纳瘤需与阔韧带及浆膜下肌瘤、纤维瘤和卵泡膜细胞瘤、Krukenberg瘤及原发淋巴瘤、畸胎瘤等鉴别,囊性勃勒纳瘤需与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等鉴别。阔韧带及浆膜下肌瘤常与子宫或附件韧带相连,可有钙化,但多呈点

4、状或曲线样,子宫肌瘤血供来自子宫动脉,如行血管重建找出肿瘤供血动脉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纤维瘤和卵泡膜细胞瘤多表现为实性肿块,且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很少见钙化;卵泡膜细胞瘤可伴腹水和血清CA125升高等表现。Krukenberg瘤及原发性淋巴瘤,两者多为双侧发病,Krukenberg瘤一般可找到原发灶;原发淋巴瘤多无钙化,少有坏死,囊变。畸胎瘤好发于生殖年龄,病灶内常含脂肪,并见特征性钙化如牙齿等。鉴别诊断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影像表现有时可见钙化,但范围较小且多呈砂粒样钙化,而Brenner瘤常呈多形性钙化,卵

5、巢勃勒纳瘤常合并囊腺瘤,当囊腺瘤占比例较大时,与单发的囊腺瘤不宜区别,主要依据病理诊断。盆腔脓肿常有发热病史,为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肿块囊性成分为主,囊壁常较厚,但多较规则,囊内可见积气。总之,卵巢Brenner瘤多见于绝经期妇女,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多数为良性病变,常与卵巢黏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瘤合并发生,异常子宫出血、肿瘤实性部分的多形性钙化及血清中雌激素和促卵泡激素升高为其特征性表现。CT检查中若发现囊实性肿块伴多形性钙化,提示卵巢Brenner瘤可能。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