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案

辛亥革命教案

ID:21887175

大小:9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辛亥革命教案_第1页
辛亥革命教案_第2页
辛亥革命教案_第3页
辛亥革命教案_第4页
辛亥革命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双版纳州优质课比赛谢谢聆听,谢谢指导景洪市第五中学(东风)刘春红7二辛亥革命课程章节:人民出版社高一上册《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节《辛亥革命》。课时:一个课时一、教材和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从民主革命历程来看:辛亥革命在民主革命斗争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近代化历程来看:辛亥革命是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从二十世纪三次巨变来看: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的第一次巨变;从学考和高考来看:辛亥革命是常考内容。2、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着重介绍了辛亥革命政治史方面的内容,而经济、思想部分的内容在必修二、三和选修二模块都有重点专题讲述。3、教材特点:内容多而杂(本课共有三个子

2、目、14段文字、4幅图片、3则资料卡片、1个学习思考、1个史学争鸣、2个自我测评、1个表格、1个注解、1个阅读思考);概念多、理论性强;史学界争鸣的地方多。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念,识记辛亥革命过程中一系列事件的概况,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引导、情景设置,培养学生归纳概述能力,解读获取材料的能力,辩证的认识和思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革命志士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时代责任感。三、学情分析1、已有基础:“辛亥革命”是初中历史课的重点内容。2、存在困难:对于辛亥革命历程的完整认知还有难度,对于《临时约法》的解读、对“辛亥革

3、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里程碑”的理解还非常困难。3、高一学生的阅读和归纳材料能力、解读材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思维还需作进一步的培养。四、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功绩、《临时约法》确立依据: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一种历史必然,因此对革命爆发的背景要进行重点分析。辛亥革命更加深层的意义应该是以武昌起义为起点所带来的一系列近代中国政治的变革,而尤以中华民国的建立,尤其是《临时约法》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所以将其确立为重点。7本课难点: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确立依据: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辛亥革命斗争的直接目标看,可以说辛亥革

4、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实行专制独裁,中华民国徒有虚名;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高一新生对辛亥革命成败的认识比较难理解,所以将其确立为难点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整合相关资源,制作演示课件,采用教师创设情境、体验探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课堂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主体性和探究性。学法指导1、观察学习法:使学生能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能与所学内容联系。2、讨论探究法:在课

5、堂讨论时,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步骤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材料: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鸦片战争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性质,革命任务)师生讨论:1)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的任务发生转变,由单一的反对封建统治者转变成了反对封建统治者和外来侵略的双重任务。教师设问:什么是辛亥革命?指点迷津:广义的“辛亥革命”指1894-1912发生的推翻清朝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1月1日发生的武昌起义师:今天,就

6、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位伟大人物和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我们从四个方面讲述:第一章:背景篇: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二章:过程篇:武昌起义谱春秋第三章:成就篇:立国行宪废帝制第四章:评价篇:有花无果恨悠悠?步骤2:新课教学之一:辛亥革命背景教师设问:辛亥革命爆发已经整整103年,那么革命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材料展示:展示“悲风”“歪风“春风”“东风”7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寻找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答案: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清政府卖国,人们不满加强3、革命党人掀起革命浪潮步骤3:新课教学之二:武昌起义从爆发时间、成立政府、结果去了解,并且有播放武昌起义的历

7、史视频,学生再学习本目知识后可以加深印象,更有助于了解武昌起义发展的全过程。步骤4:新课教学之三:立国行宪废帝制1、民国成立图片演示:引导学生去找出三处错误,并且归纳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历史进程。2、解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图片演示: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