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ID:21912806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5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_第1页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_第2页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_第3页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_第4页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别怕耽搁了学生的时间,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动手操作;求异思维;创新精神    不久前,我分别在六年级(1)、(2)两个班上了“圆柱体的体积推导公式”一课,不过(1)班是在多媒体教室直接运用配套课件上的,(2)班是在教室通过学生亲手实践上的。我原本认为利用多媒体上的课应该是更清楚、更形象、更直观,谁知上下来却恰恰相反,让学生亲手实践的效

2、果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现将两节课的教学过程概述如下。  片断一地点: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都相等,高也相等。  师:猜猜看,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如果相等,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我想,能不能也用转化的策略,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呢?  生:平面图形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圆柱可能也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对,那么如何用转化体积的策略来解决圆柱体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师巡视其间并参与讨论)  各小组纷

3、纷举手。  生:我们组认为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把对应的两个圆平均分成相等的等分,然后再拼一拼,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了,因为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拼法吗?  生:我们都赞同。  ……  反思:  让学生自主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转化过程,用以取代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认为利用动态的圆柱切开,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体的体积,学生只需看一看多媒体动态演示转化过程就能一目了然。审视整个教学过程,并没有

4、什么不妥,谁知在课后的灵活运用知识练习当中,学生是一错再错。我又不得不重新利用一堂综合实践课让同学们亲身实践,再次体验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的过程,学生才真正理解掌握了。看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发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俎代庖”的教学思想是不可取的。  片断二地点:教室  ……  同样通过学生讨论得到:将圆柱体的底面积平均分成若干等分,然后切开再拼摆,这样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师:同学们的猜想正确吗?(老师随机发给每个小组已将圆柱体的底面积平均分成16份的圆柱

5、体模型。)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圆柱体展开再拼一拼。  生:(高高举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真的拼成了长方体。  师:仔细观察并比较,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联系,在小组内交流。  生: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  生: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  生:(迫不及待地)我们组还发现,它们的体积没变,而表面积增加了。  师:(故作惊讶地)表面积增加了?在哪?  生:用手摸了摸,增加了长方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其他小组都点头赞同)  生:我们组也发现了,这个长方体的宽就是圆柱体底面的半径(同时用手指)。  受到这个

6、小组的启发,其他小组也争先恐后地举手,纷纷要发表看法。  生:我们组发现,这个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  生:长方体的前面或后面的面积就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  ……  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由饶有兴趣地直观操作到后来的急于探索奥妙,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令学生兴奋不已,充分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提出了课本上没有的独特见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操作、发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可以想

7、像,作为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仅凭他们的想像、推理是难以真正体会出“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体”的抽象概念的,这种认识唯有自己在亲自体验拼摆的整个过程中才能悟出。我认为,此时的操作有效性才是更加深层次的有效,也是我们在追求数学有效性过程中应着力倡导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获得了以下启示:  启示一:多媒体演示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性的辅助手段,动手操作才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局限性,教学过程中它不能替代学生观察实物,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更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

8、教师切不可运用了多媒体而搁置了学生的双手,降低了教学效率。  启示二:课堂教学中,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别怕耽搁了学生的时间,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