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

ID:22005313

大小:83.7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2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_第1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_第2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_第3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_第4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复习课件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一篇骈体文。二、注释(一)通假字千转:“转”通“啭”,鸟叫声。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二)重点掌握1、风烟俱净:全部,都。2、天山共色:一样,同样。3、从流飘荡:沿着,顺着。4、一百许里:表示估计,左右,多。5、缥碧:青白色。6、望峰息心:平息。7、轩邈:轩:高。邈:远。这里作动词用。8、相鸣:相互和鸣。9、鸢飞戾天:至。10、经纶:筹划。11、奔:这里指飞奔的马。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没有一丝儿风,烟

2、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四、课文内容1、写水异,作者抓住了水清和水急的特点

3、。2、写山奇,主要表现在山高、树多、景美。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突出了水之急。4、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及其沉浸于山水的生活情趣。5、文章从哪几种感官角度描写山景?有什么好处?视觉、听觉。这样描写使读者感受深刻,如临其境。6、对于作者发出的“息心、忘反”的感慨,自然山水这的能遏制人的功名欲望吗?作者这样说是为了什么?不一定,因为人各有志,主要表现这里景色非常美。五、理解性默写1、本文净化人们心灵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

4、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本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总括富春江美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本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加深读者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B3.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感慨?(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热爱鄙弃名利、淡泊人生、欲求归隐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4.通览全文,文中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来写景?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现结合以动写静从不同角度来写景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